官方老師
2022-08-1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很多家長都為孩子的學習頭疼。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所以他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們努力學習。但是很多孩子很調皮,根本不喜歡學習。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孩子厭學家長怎么開導。
孩子會出現厭學的心理,是很常見的,家長要多去理解孩子,關注孩子厭學背后的訴求,積極的幫助孩子重拾學習興趣。
1、關心孩子的厭學情緒和狀態。
沒有孩子天生厭學,孩子之所以厭學,肯定是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困難,這時候父母要理解孩子厭學,成為他的盟軍,而不是去指責和制裁他。
2、弄清孩子厭學的原因。
每個孩子厭學的原因并不相同。要和孩子坦誠地聊聊,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弄清楚孩子不想上學的真實原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根據厭學的原因找出解決的辦法。
孩子厭學的原因可能有:狹隘的學習認知、痛苦的學習體驗、缺失的學習動機、匱乏的學習方法和嚴重的學考壓力等。
3、克服急功近利的想法。
孩子厭學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并不是說今天父母好好對待孩子了,明天他就會去上學了。父母在幫助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想法,從改善自己的心態和行為做起,以足夠的耐心和靜待花開的心態看著孩子一點一點往好的方向發展。
4、父母回歸該有的角色。
一般來說,遇到孩子厭學,周圍人很容易發起“車輪戰”,對孩子進行“輪番轟炸”,家里所有的親戚朋友搖身一變,都成了老師,去說服他學習。越是這樣,越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觸情緒,覺得自己沒有了可以依靠和信任的人。所以,父母要回歸自己的父母角色,從身體、心理給予孩子關心,重新修復和孩子之間的關系。
5、父母要有更多的心理彈性去化解教育問題帶來的壓力和焦慮。
很多時候,父母是把自身的焦慮和無奈傳遞給了孩子,讓孩子去承受本不該承受的壓力。對于教育方面日益增加的壓力,父母要有足夠的心理彈性去應對,減壓之后再和孩子交往。
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所以家長解決孩子厭學問題切不可操之過急。孩子厭學,父母一定是急在心里,但是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克制,再克制。
1、首先要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
孩子厭學,父母對孩子肯定是不滿意的,難免言語上會表現出來,甚至是惡語相向。孩子厭學,他一定是遇到了問題,心里是不快樂的,情緒是低落的。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再施壓,再訓斥或責罵,等于是把孩子在厭學的路上又向前推了一把。此時父母一定要耐住性子,和孩子心平氣和地交流。讓孩子把心里話說出來。了解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
2、解決心態問題,不可操之過急。
首先要從調整孩子的心態開始,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是理解的。加強與孩子的互動和交流,密切與孩子的關系。可以帶孩子外出游玩,一同參加運動等,做到潤物細無聲,讓孩子的情緒慢慢回到積極、向上的狀態。
家長切不可操之過急,欲速不達。如果孩子的心態和情緒調整不過來,一切都是枉然。只有把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激發出來,才可能產生效果。
3、對癥下藥,幫助孩子戰勝自我。
了解孩子的問題所在,家長就要研究對策。分析孩子厭學的原因,到底是因為自身的原因,還是外部環境的原因,還是來自老師、同學的壓力等等。
家長要幫助孩子解決遇到的困難,對癥下藥,告訴孩子,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有父母的陪伴和幫助,一定能戰勝困難,鼓勵孩子樹立信心。
如果是孩子自身的學習遇到困難,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梳理、復習曾經學過的東西,消化吸收,再循序漸進,讓孩子把落下的課程慢慢補回來;如果是來自外部環境或者是老師、同學的壓力等,家長需要與學校和班主任溝通,消除這些困擾孩子的問題。
孩子厭學可能跟孩子自身有一定的關聯,也可能跟家中的氣氛有關聯,還可能遭受學校環境的影響,家長要積極的去分析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1、孩子對學習心灰意冷。
家長可以跟孩子說,讓孩子跟著興趣走,哪個科目感興趣,就讓孩子先往哪個科目努力,這樣一步步攻克,才能讓孩子看到希望,增進信心。
2、情緒不穩定。
家長除了及時感知孩子的情緒變化,給予開導和安慰外,還要教會孩子自己調整自己的情緒。包括自我激勵法、語言暗示法、轉移調節法等。
3、沒有學習目標。
家長可以和孩子嘗試交流這個問題,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確自己感興趣的方向,讓他能夠看到自己的將來,重新喚起學習動力。
4、家長期望過高。
1、對孩子多一點夸獎和鼓勵以此來贏得孩子的信任和喜愛。
2、適度給孩子期望則會給孩子動力,但期望過高,只會讓孩子倍感壓力,最后只能放棄。
3、和孩子一起定目標,先定幾個小的目標,然后激勵孩子一起完成,當孩子不斷完成小目標后,那種成就感會促進他完成更大的目標。
當孩子出現厭學的情緒時,家長千萬不要著急,慢慢的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認知。以上就是關于孩子厭學家長怎么開導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