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23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是陽光開朗、活潑可愛、人見人愛的。但現實卻是,有很多孩子在外人面前顯得畏畏縮縮,一點都不大方,很是膽小懦弱。那么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改變孩子內向膽小的性格。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家長要多去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積極的引導孩子的改變,掌握好合適方法積極教育。
1、讓孩子接觸同伴,鍛煉自己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表現得最為明顯,這也是糾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徑。愛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點,父母要讓性格軟弱的孩子經常和膽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跟著做出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鍛煉。
2、讓孩子大膽地說話
要做到這一點,功夫還是在父母身上。首先,父母應該戒急戒躁,不能當面打罵、責備,迫孩子說話。其次,可以邀請一些同齡小孩和性格軟弱者一起參與集體活動,這時父母在一旁引導或干脆回避,讓他們有一個自由的無拘束的語言空間。如果條件允許,父母還可以經常帶孩子到一些視野、空間開曠的地帶,鼓勵孩子放聲宣泄。
3、尊重孩子,不當眾揭孩子的短
相對來說,性格軟弱的孩子比較內向,感情較脆弱,父母尤其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當眾揭孩子的短,會損傷孩子的尊嚴,無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強化孩子的弱點。
4、讓孩子學會生活,把握自己
家長的包辦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軟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等于剝奪了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導致了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萎縮。
5、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當孩子能夠自己拿個小板凳的時候,就不要輕易幫孩子拿板凳,當孩子自己能吃飯喝水的時候,就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動手,當孩子能夠自己上廁所時,你就不要跟在后頭了,當孩子能自己洗洗涮涮時,你就沒必要跟著瞎忙了。記住,孩子的事情你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做,這樣不但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也是培養了孩子勇于承擔的性格。
孩子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和更細心的照料,孩子自尊心也比較強。家長要給足夠安全感,以及對孩子的鼓勵,幫助孩子改掉膽小內向的性格。
1、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簽、定性
現在生活中,內向膽小的男孩子則難得到長輩的青睞,他們總覺得這樣的男孩子能力弱,不像別的孩子那么優秀。其實內向,外向,都屬于人類的正常性格特征。內向的男孩子則更喜歡獨處,做事周到細致,考慮問題謹慎全面。
2、給孩子放手的機會,讓其盡早獨立
人是群居動物,但也要有相對獨立的空間,讓孩子有獨立面對困難的勇氣,比如第一次上廁所,第一次用筷子,第一次上兒園,都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經歷,家長不能過多的干預,要對孩子有足夠的自信,在能力范圍內,干預的越少,越成長,更能培養自己的領導力。
3、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積極樂觀
家是孩子的避風港,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養成至關重要,它會讓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家是講理的地方不是打罵的地方,所以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積極主動、樂觀向上,人際關系自然也是更容易相處。
對于孩子的內心膽小,家長要理性應對,積極引導,多去分析孩子的原因,給予孩子理解和尊重。
1、家長保護過度
家長越擔心,孩子越無法獨立,便容易形成膽小懦弱的心理。
2、心理陰影
有些孩子曾經看過一些可怕的片子,聽過一些可怕的故事,使孩子的心理留下了陰影,從而造成孩子膽小懦弱。
3、家長經常批評、打罵孩子
有些家長性格比較暴躁,耐不住性子,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當孩子做錯了事情,就開口批評指責,不給孩子解釋、聆聽孩子心聲機會,孩子心靈受到打擊和創傷,就再也不敢輕易嘗試,畏手畏腳。
4、孩子交際能力不夠
有些孩子人小很少與人交往,除了父母、長輩,極少與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極少有走親訪友和外出的機會。
對于孩子的性格,家長要理性客觀看待,積極的引導,以上就是關于如何改變孩子內向膽小的性格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