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24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隨著孩子的青春期到來,孩子的性格變得脾氣暴躁,其實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由于孩子還在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孩子脾氣暴躁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我們就來談談孩子脾氣暴躁應該怎么辦。
孩子出現暴躁易怒的情況,首先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心理想法,與孩子進行共情式的交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引導孩子改掉脾氣暴躁的壞習慣。
1、改變教育方式
有些孩子完全是因為父母的嬌慣才導致的壞脾氣,家長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對孩子過于溺愛,有些不合理的要求是不是可以嚴格的拒絕。
還有些孩子,是因為父母不夠關注,長期不在身邊。故意發脾氣引起父母的關心,家長可以自行針對孩子的情況,看看孩子發脾氣屬于哪種原因。
2、培養耐心,拒絕暴躁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與沒有耐心是分不開關系的。如果孩子擁有更多的耐心,那么無論是自己一時間沒辦法弄懂題目或者聽不明白他人教授的方法時,孩子都愿意多花一些時間去思考去請教,而不是順理成章地將情緒傾瀉出來。
因此,父母可以多帶孩子進行一些針對性訓練,培養的耐心。舉個例子,平時孩子在家中時,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幫自己擇菜。這樣一種看似簡單的工作,在工作量比較大時,也會成為一種對耐心的考驗。
當然了,剛開始進行耐心引導時,父母可以給出一定的獎勵條件作為孩子努力的動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讓孩子學會穩定自己的情緒,培養良好的耐心。
3、正確回應孩子不要硬碰硬
在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大人也難免會跟孩子一起生氣。但是孩子生氣是因為某件事情生氣,而我們生氣是因為孩子一直在生氣。當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不要去跟孩子生氣,我們應該去回應孩子。
我們要告訴孩子,我們已經知道孩子在生氣了,并且詢問孩子生氣的原因,讓孩子把生氣的感覺說出來,孩子就會好很多,我們要找到一個正確的釋放的窗口,然后我們才會覺得自己做的非常好。
自己的情緒沒有那么激烈,孩子也是這樣,我們要讓孩子把他的感覺說出來。孩子會認為我們已經知道了,并且我們要跟孩子談心,讓孩子知道不要這么生氣,生氣是對身體有害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去找解決這件問題的辦法,而不是一昧的生氣。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難免有孩子會因為不服從管教發脾氣的,有的孩子不僅會發脾氣,還會摔東西,以發泄自己的情緒,那么對于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孩子脾氣暴躁怎么辦呢?
孩子情緒不穩,愛發脾氣,這是一種壞習慣。遇到這樣的孩子,首先要找出原因,積極的幫助孩子改正這樣的壞情緒。
1、在孩子情緒沒有平靜下來的時候,也就是沒有消氣的時候,允許孩子采取他認為合適的但又不影響危害別人方法宣泄一下情緒,也可以引導孩子說說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讓孩子把情緒發泄出來,這是讓孩子恢復理智的一步。
孩子脾氣暴躁,建議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講策略,不要一上來就說孩子哪一點不對,這樣會把孩子推到自己的對立面,你再說什么,孩子也不會認真聽了。不如先順著孩子說,孩子你哪一點想得是有道理的,哪一點做的是對的,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和她站在一起的,這是讓孩子認同家長的一步。
2、孩子脾氣暴躁,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要使用責備和羞辱的方式,責備和羞辱只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損,而對孩子的行為問題毫無幫助,有可能當時會有短暫效果,感覺孩子“臨時”聽話了,但是行為問題會再次發生,甚至升級,并且會對孩子的性格發展造成惡劣影響。
溝通從鼓勵開始。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要及時表揚,哪里做的對做的好,要幫助孩子糾正行為問題,要先從鼓勵孩子的進步開始,鼓勵可以讓孩子建立自信心,更有內驅力去思考和行動。
3、不要孩子一哭鬧就依從他。這是家庭教育里的頭等大忌。孩子發脾氣時,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辦法,引導他做其他事情;又或者對他置之不理,轉身離開或者做自己的事情,孩子才能意識到發脾氣是沒有用的,發脾氣并不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因而減少這種行為。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都遇到過煩躁易怒的現象,很多家長都是對孩子一頓打罵,不管是什么原因,但這樣的教育方法并不能解決問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找到小孩子煩躁易怒是什么原因。
1、物質要求未滿足
物質要求沒滿足是小孩子煩躁易怒的原因,比如很多孩子在想要某個玩具的時候,家長沒有及時給予,那么就會出現小孩子煩躁易怒的情況,這是很多孩子所出現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此時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正確引導孩子做正確的選擇,不要隨意的去要求別人給予某種東西。
2、大人的暴躁示范
還有一種情況,小孩子煩躁易怒是因為成長環境中有一位或者多位情緒化、易暴躁的大人。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性情、脾氣、動作等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大人遇事愛著急,孩子也會變得愛著急;如果大人發脾氣、摔東西,孩子毫無疑問也會好發脾氣、愛摔東西。
3、父母過度控制孩子的行為
出于對孩子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考慮,父母可能會對孩子的這種自然探索行為進行限制。比如一位媽媽,為他定制了每天的生活要求。包括起床時間、吃飯時間、出門的時間,很多事情都規劃的特別細致。孩子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后,就堅持不下去了,還變得特別暴躁。父母處理方式不正確,就會引發父母與孩子之間控制與反控制的矛盾,使孩子的小脾氣爆發出來。
4、遭受挫折
孩子雖小,但也有挫折感和自尊心,內心有想獨立的愿望,慢慢開始希望自己的事情能夠自己做主。但是有些家長,總是不顧孩子的想法,做決定時沒有給孩子發言權。有時在學校里遇到了不如意的事,回家長是孩子最親的人,孩子有氣只能望父母身上出。
5、家庭影響
家庭環境的影響也是小孩子煩躁易怒的一個重要因素。有的父母自身脾氣煩躁易怒,孩子表現不合大人心意就發脾氣,或者生活煩心也愛發脾氣。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久而久之,孩子也容易養成急躁易怒的性格。這是后天的環境因素。
小孩子煩躁易怒,家長作為孩子的標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對孩子耐心引導和教育。以上就是關于孩子脾氣暴躁應該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