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25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當發生孩子頂撞父母的情況時,千萬不要心急,一定要循循善誘,讓孩子心服口服去改變這種不良習慣。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孩子頂撞父母怎么教育。
小孩不聽話頂嘴不尊重父母,很大原因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過失,家教是一面鏡子,孩子就是反射面。作為父母,要懂得以身作則,做出榜樣。
1、告訴孩子正確表達方式。當孩子表現不禮貌態度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何用較有禮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例如:孩子也許因為不從而說出:“你不要管我啦,我就是還想再看電視嘛。”這時家長可以先暫停孩子看電視的動作,并清楚告訴他原因。建議他可以換個方式說:“爸爸媽媽,現在這節目還沒結束耶,可以再給我一些時間嗎?”婉轉的表達減少親子間情緒沖突。
2、對孩子的行為及時做出表揚和批評的反應。孩子們對于表揚和稱贊是極為敏感的,當受到別人尤其是父母與自己所依賴的人的尊重和贊譽時,他們會覺得這是一種快樂。所以,假如父母看見子女的行為優秀,就給予表揚,看見子女的行為不好就表現得惱怒和冷淡,同時孩子身邊的人也用同樣的態度去對待他們,那么,要不了多久孩子就能感覺到其中的差異。
3、盡量避免以打罵的形式,去糾正孩子的錯誤。經常打罵孩子的行為是應當謹慎避免的,因為這種懲罰除了能讓孩子對因犯錯而遭受懲罰的錯誤行為產生羞恥和厭惡外,再沒有什么其他好處了。棍棒所帶來的痛苦只能是一種不完善的治療,看起來只是對創傷做了暫時的處理,使傷口表面結了一層痂,但并沒有觸及痛苦的根源。只有發自內心的羞恥心和不愿再惹人討厭的畏懼心,才能成為真正的約束。只有兩者結合才能有所駕馭,使孩子從此改正錯誤。
4、父母要有耐心,決不能放棄。孩子不聽話,頂嘴,家長決不能放棄,對孩子放任自流,對孩子完全失去了希望,心寒了,那真是害了孩子,也沒有盡到做父母的責任。
5、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有自己的自尊,不能夠將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物品,隨意的去踐踏孩子的自尊。平時也要注意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里面是怎么想的,或許頂嘴僅僅是一種表現,而內心里面需要關愛才是最真實的想法。
當孩子出現了頂嘴的情況,家長要理性應對,積極處理,采取合理的方式耐心的引導孩子改正不良習慣。
1、給孩子適當的懲罰
當孩子惡言傷人的時候,許多父母容易因為怒氣而嚴懲孩子,有的脾氣大直接抄起家伙就要打孩子。其實這樣做反而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擊,引起孩子對父母的不滿,甚至是憎恨。但是如果只是給口頭的警告,不僅起不到任何的效果,還有可能會助長孩子這種習慣。
這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直觀的懲罰。比如取消給孩子零花錢,沒收孩子的玩具,不讓孩子玩電腦看電視等,這些可以直接看得到結果的懲罰,才能讓孩子就會明白自己做錯了事并且得到了相對應的懲罰。要知道,挨打并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做錯了事,只會讓孩子對父母心生恐懼。
2、正確引導孩子合理發泄情緒
許多家長在孩子剛開口頂撞的時候,就著急想要跟孩子講道理。其實這個時候的孩子頭腦是不理智的,他們處在生氣憤怒的環境里,無法很好的接受父母說的道理,孩子只會嫌父母煩。
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開始頂撞父母的時候,家長先坐在一旁看著,看孩子生氣。當孩子生完氣了,孩子也就冷靜下來了。因為孩子會奇怪為什么自己的大吵大鬧,父母卻在一旁好像沒看到一樣,把他當空氣。這時候孩子頭腦足夠理智了,也就開始能接受理父母講的道理了。
家長首先要了解的是孩子為什么會生氣,因為孩子頂撞父母、說惡語,其實就是想吸引家長的注意力,告訴父母自己已經可以獨立了,不需要父母過多的束縛。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是真的想對父母說惡語傷害父母的。
當孩子冷靜下來,父母就可以好好跟孩子溝通,告訴孩子頂撞父母是不對的。要正確地引導孩子合理的發泄的情緒、用適當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孩子一進入了青春期,就會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不聽父母的話,還常常和父母對著干,孩子叛逆期是父母最煎熬的一個過程,也如果父母引導的好,孩子才順利度過,如果引導的不好,可能這將是孩子成長路上的轉折點。
1、親子溝通
對于叛逆較明顯的孩子,家長會感覺到與之不好溝通。我們需要多參加孩子的活動。
2、尊重孩子
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盡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并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3、換位思考
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自己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有了共鳴后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4、忌談成績
同孩子交流,家長不要老以學習入題,這樣只會讓孩子心有壓力,懷疑家長交流的動機。交流時,家長可以從家事入手,將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后,再談正事。
對于孩子的頂嘴問題,家長要理性應對,積極引導。以上就是關于孩子頂撞父母怎么教育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