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26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出現情緒問題都是很正常的,家長要理性的應對孩子的情緒問題,以正確的方式處理它們,這樣孩子的生活才不會受到它們的影響。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孩子有情緒問題怎么辦。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情緒問題是很常見的情況,家長要理性應對,積極處理,掌握好恰當的方式耐心引導。
1、父母先自我冷處理
面對孩子鬧情緒,家長首先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理性地處理孩子的問題,首先,家長要認識到,這些負面情緒其實對孩子是有好處的,而負面情緒的釋放,才能保證孩子的內心舒暢、放松。父母應該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與孩子無關,父母應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2、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
父母需要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允許他發脾氣。無論你的孩子發脾氣時做什么,讓他發泄。如果他傷到自己或他人,或損壞其他物體,可以先將他抬到安全的地方。
3、先處理情緒,再處理行為
孩子情緒表達的背后,是行為的真相。父母應該首先看到孩子的具體情緒,同情孩子,并告訴他們的感受以及為什么這樣做。被理解的孩子可能會哭得更厲害,但很快就會恢復。這是一種幫助孩子釋放負面情緒的方式,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有好處。
4、尊重孩子的情緒,用同理心傾聽
同理心是過濾孩子剛剛告訴你的東西,同時抓住事件中有意義的東西。我們不僅要聽孩子說的話,明白他為什么這么說,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孩子的內心活動。
孩子的喜怒哀樂通常是很真實,也很強烈的,往往直接支配著他們的行為。一點點小事都能引起孩子十分強烈的情緒波動,所以家長要重視對孩子情緒的管理,培養孩子學會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緒。
1、教孩子認識情緒
想讓孩子管理好情緒,首先要讓孩子認識情緒。人的情緒有很多種:喜、怒、哀、樂是最純粹的4種基礎情緒,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羞愧、惱怒、激動、興奮、自豪、孤獨、期待、失望、輕蔑等等都是情緒的變種。孩子識別的情緒越多,當孩子在面對這種情緒時才會有經驗去應對,而不是由著情緒發作。
2、和孩子分享好情緒
“一份快樂告訴另一個人,快樂就會加倍”這句俗諺流傳不是沒有道理的。家長在教會孩子認識情緒之后要讓孩子體會好的情緒,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快樂的事,也與孩子分享孩子的開心事,讓孩子積極的體會好情緒帶來的優秀體驗,讓孩子對追求好的情緒形成正向反饋。
3、接受孩子的壞情緒
孩子不可能是一直快樂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遇到各種煩惱困難,產生壞的情緒必不可免。而這時家長就要做孩子的“情緒垃圾桶”,傾聽孩子的壞情緒,安撫安慰孩子,幫孩子解決問題,進而化解壞情緒,既讓孩子體會壞情緒的不好,也讓孩子體會壞情緒被解決的輕松,讓孩子對控制自己的情緒產生積極性。
4、教會孩子表達釋放情緒
情緒管理是自我管理很重要的部分,從小就要教會寶寶認識自己的心情,并且教會他們表達出來,逐漸地他們就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心態平和且樂觀。
孩子有情緒問題,很可能是孩子性格的外在情緒表達,孩子的任何性格都會表現出來他們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家長要理性看待,幫助孩子積極應對。
1、當孩子還沒有冷靜下來,沒有消氣的時候,讓孩子采取自己認為合適,但又不影響傷害他人的方法來表達情緒,也可以引導孩子說說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讓孩子情緒發泄,這是讓孩子回歸理性。
2、建議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講策略,不要一開始就說孩子錯了,這樣會把孩子推向他的對立面,你說什么,孩子都不會認真聽。最好先順著孩子說,孩子你認為哪一點合理,哪一點做對,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站在她這邊的,這是讓孩子認同父母的一步。
3、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尋找各種解決方法(當然會有他不合理的方法),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找到一些解決方法(你有什么好方法),然后比較每種方法的優缺點方法,和孩子一起選擇一種最好的方式(這要看家長怎么引導了),一般在這一步,再計較的孩子也忘記計較了,因為各種方法的篩選,足以讓孩子花費許多腦筋。
4、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可能沒有意識到,很多時候,父母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比如愛發脾氣、愛發牢騷、喜歡挑毛病等等行為,這些都給孩子帶來了很強的示范作用,孩子在無形中就可以學會模仿自己父母在生活中,強化了他的性格特質,所以每一個父母在孩子面前都要謹小慎微,做好孩子的人生導師。
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時,父母要積極的教育孩子去處理情緒,耐心的應對情緒問題。以上就是關于孩子有情緒問題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