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2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出現不愿意上學的問題,這個時候家長一味的說教是無效的,最有效的是采取體驗式教育,讓孩子多去感受不學習的苦,從而激發孩子的學習斗志。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孩子不愿意去上學怎么辦。
對于不愿意上學的孩子,家長不要著急,保持平常心,理性看待,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嘗試去走進孩子的內心,理解孩子和尊重孩子。
1、與孩子溝通。孩子不想上學,首先要做的就是與孩子好好的進行溝通,問清楚孩子到底是為什么不想去上學呢?告訴孩子,有什么問題都能夠傾訴出來,家長是不會責怪你的。也許這樣子孩子也就會把自己的問題全部告知。
2、給孩子樹立標靶。給孩子樹立標靶,說白了就是家長或老師一定要注意加強孩子學習的目的性教育,很多厭學的孩子,待在學校里每天渾渾噩噩地過日子,可能因為本身基礎不好,看不到學習的遠方,對自己也就自暴自棄,厭學就是由于自己沒有目的,沒有動力,家長要引導孩子規劃未來,教師要給孩子明確學習的目的,讓孩子們學習上的被動變為主動。
3、早打心理預防針。當孩子出現厭學的苗頭后,要注意加強對孩子的心理教育,通過父母和教師的引導,健全孩子的人格,激發他的生活與學習熱情。孩子出現厭學情況,并不是他從一開始就不想學習,而是由太多因素造成。所以家長們需要細心、認真、耐心地進行引導。雖然有一些因素是我們不能左右的,但是我們可以做的還是很多。所以,當我們真正去關心這些孩子時候,也就是他們改變的時候。
很多孩子都會出現厭學的情況,尤其是孩子的年紀越大,孩子就越到了厭學的高發期。家長要理性應對孩子的問題,積極想辦法處理。
1、鼓勵好奇與探索
喚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勇于探索的精神,就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在指導孩子學習時要設法鼓勵和保持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對孩子盡量鼓勵肯定,即使對其不恰當的思想和行為,也應以保護其好奇心為原則。
2、營造良好的環境
家長要努力創造一個開明,和諧的家庭氛圍,不要讓親子關系變得很糟糕,家長要做一個孩子喜歡的家長,做孩子的引導者,引路人。
3、找出原因,進行相應的調整
初中是小學向高中的過渡階段,知識點比小學增加了很多,難度也大了,再加上要參加中考,不少孩子都感受到了學習壓力。這也是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厭學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要緩緩為之,慢慢來,防止孩子出現“不適”情況,引起反作用。
4、家長以身作則猶為重要
家長找到一個自己的愛好,孩子只要在家就與之一起學習。同時堅持猶為重要,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孩子。同時家長切忌沾染不良習慣,不要讓自己的不良習慣影響孩子。
5、跟老師溝通,跟孩子溝通
老師溝通交流,掌握孩子校園內的狀況。另外,父母自我反思下自身,是不是對孩子不足關注。根據各個方面的掌握,尋找孩子厭學的緣故后,和孩子剖析一下不去上學的不良影響。告訴孩子自己很重視他們,也希望他們做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告訴他們不管遇到什么問題家長永遠站在他們身邊。
6、培養興趣,增強孩子的學習動力和求知欲
興趣是人們開展活動的最大動力之一,如果孩子對學習有了興趣,他們就會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積極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興趣中喜歡學習。
現在每個家庭的孩子學習壓力競爭都很激烈,父母們也會花很多錢讓孩子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讓孩子長時間地學習。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身心疲憊,從而逃避學習,拒絕學習,最后厭學。
1、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
孩子出現厭學,父母通常都會使用打罵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父母要知道,孩子出現厭學,一定是遇到了問題,孩子的情緒也很低落。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再訓斥或責罵,只會造成孩子厭學情緒的加重。此時父母一定要耐住性子,和孩子心平氣和地交流。讓孩子把心里話說出來。了解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
2、幫助孩子戰勝自我。
首先家長需要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了解一下是因為自身的原因,還是外部環境的原因,又或者是來自老師、同學的壓力等等。當家長了解到孩子厭學的原因以后,需要根據孩子的問題進行對癥下藥。并且告訴孩子,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有父母的陪伴和幫助,一定能戰勝困難,鼓勵孩子樹立信心。
3、解決孩子心態問題。
調整孩子的心態也是解決孩子厭學的方法之一。父母在平時需要加強與孩子的互動和交流,加深親子關系,讓孩子感受家長的關心和關愛。抽空可以帶孩子外出游玩,一同去運動等,讓孩子的情緒慢慢回到積極、向上的狀態。在這個階段,家長不可急于求成。孩子心態和情緒調整都需要時間,只有把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激發出來,才會產生效果。
4、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多給予贊揚和肯定,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開始有厭學的現象,那么家長和老師都要做到,及時肯定孩子的閃光點,肯定和表揚,滿足孩子的自尊心的需求。
對于孩子出現的厭學問題,家長要學會反思和調整,多去設身處地的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情緒。以上就是關于孩子不愿意去上學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