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28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家長也會盡可能地滿足孩子,給孩子買很多玩具,但是有的孩子對于玩具的熱愛已經到了沉迷的地步,這時候,家長就要開始注意了,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孩子沉迷玩具怎么辦。
孩子沉迷游戲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這時家長應該合理地引導孩子,不能讓孩子沉溺在玩具的世界里。
1、建立規則
教育專家、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錢志亮說過,“那些愛買玩具、愛吃零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規則不明確、溺愛孩子的大人。”
家長在孩子出門前,一定要先說好,規定今天只買一個玩具或者不買玩具,這是規矩,不可逾越,必須堅定執行。孩子都很聰明,如果家長妥協,孩子就會知道哭鬧可以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他就會反復用這個招數來獲取他想要的東西,有了第一次妥協,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規則的堅定執行尤為重要,同時注意執行規則要溫和而堅定。
2、克制任性訓練
如果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撒潑打滾要玩具的話,家長們可以嘗試做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教授的克制任性訓練,這是是對溫和而堅定執行規則的最好詮釋。
第一步:直接抱回家,不打不罵,讓孩子哭。
第二步:抱回臥室里,一對一,其他人不要來干涉,尤其是爺爺奶奶,同時注意四個“不要: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
第三步:不能孩子過于壓抑,給孩子留一條跟家長溝通和交流的路,滿足一部分需求。
這樣下來幾次,孩子就會認識到,哭鬧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想要得到玩具,不能靠哭鬧,他就會學會和你溝通。
3、延時滿足
我們家會幫孩子制定一個購買玩具的計劃,讓他自己列一個玩具清單,把想買的玩具都寫上,按照想買緊急度排序,按照清單的順序來買,根據家庭的經濟實力,安排每周給孩子資金額度,比如,我家每周會給孩子50元的額度,額度用完了,就不能再買了,如果碰到超過50元價格的玩具,可以等到下周買,或者下下周買。
這樣既可以讓孩子得到玩具,又可以讓孩子學會等待和忍耐,還可以鍛煉孩子的計劃管理能力。西爾斯育兒練習手冊中提到過,“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學會等待是建立責任感的一部分。”
4、制定獎懲制度。
家長可以建立積分制度,用于正面激勵。如果孩子遵守既定的規矩,就增加積分,他自己可以支配這些積分,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比如說,當孩子幫助媽媽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拖一下地,刷一次碗,洗一下輩子,或者連續一周不哭鬧發脾氣要玩具,就會得到一些獎勵積分;如果孩子不遵守規矩,無理取鬧,就應該相應的扣除積分,這樣下去,我想當他下次再看到玩具的時候就會再想,他還要積攢多少積分才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玩具,而不是哭鬧,發脾氣。
這樣不僅會讓孩子不再發脾氣要玩具,還會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學會權衡取舍,學會正確認識到來自父母的物質供給。
很多有小朋友的家里常常是堆滿了玩具,孩子把自己當成玩具的主人,時常喜新厭舊,隨著買玩具還有用掉的金錢,也會讓父母感到心疼。接下來就說說孩子沉迷玩具的原因。
1、孩子各階段的需求不同
孩子一歲的時候,喜歡一些抓握類型的玩具,因為孩子能夠玩的也只有抓在手里的玩具了,而且還能鍛煉孩子抓握能力。等孩子兩歲的時候,就會喜歡帶著聲音的玩具,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等孩子三歲的時候,就喜歡稍微大一些的玩具,能夠給孩子一些新鮮感。
以上只是比較簡單的說明了一下孩子各階段需要的不同,不過這也說明孩子是需要各種玩具的,不同年齡段,不同發育階段,都需要不同的玩具來幫助孩子更好的探索世界,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孩子過了一個階段就對玩具失去興趣,因為孩子需要對玩具“喜新厭舊”,才能更好的成長。
2、孩子對玩具的認知不清
除了一直想買新鮮的玩具,有些寶媽還發現孩子買玩具還有這樣一種情況發生,那就是同類型的玩具孩子看到大同小異的差別還是想買,比如玩具換了包裝、換了顏色,一樣能讓孩子有購買欲。不信寶媽可以看看自己家的玩具,是不是有一部分是大同小異的。
這就是孩子對玩具的認知不清,只要是孩子認為自己沒有玩過的玩具,孩子都會想要買回家,即使父母怎么勸說,孩子都不會相信父母所說的兩個玩具“一樣”。但是當孩子興沖沖的把玩具買回家,發現這些功能自己早就玩膩了,于是就會“拋棄”新買的玩具。
3、缺少父母的陪伴
孩子那么喜歡玩玩具,除去小孩子愛玩的性格外,還有重要一點就是父母沒有辦法時刻陪在孩子身邊,又或者是父母即便陪在孩子身邊也不陪孩子玩。
見過不少父母,一到兒童節或者是孩子的生日,就會給孩子買一個很昂貴的玩具作為禮物,以此來彌補在陪伴孩子方面的缺位。收到禮物孩子很開心,但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玩具,如果父母能陪在孩子身邊陪孩子玩,孩子會更開心。
所以孩子對玩具的“喜新厭舊”的深層次原因,是對父母深深的依戀,或許在孩子內心深處,希望的不是父母給自己買玩具,而是父母陪自己多玩一會。
沒有一個孩子希望自己一個人在家反復玩一個沒有生命的玩具,他們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帶著溫暖的體溫走到他們身邊,給予他們陪伴、幸福和快樂。
事實上,對于孩子來說,并不是玩具越多越好,玩具太多了也會有壞處,接下來就談談孩子玩具太多的危害。
1、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玩具太多,孩子基本是玩著這個,想著那個每每個的新鮮程度不超過三分鐘,注意力無法集中,結果什么都玩不好。
長此以往,孩子做事就是三分鐘熱度,專注力被降低,干什么都不細致。
2、不珍惜玩具
孩子的玩具太多,太容易得到,那么孩子就不會去珍惜這些玩具,會出現隨手亂扔或隨意破壞的現象。
這種對玩具的不珍惜,到最后會演變成對勞動的不尊重、沒有責任感、不會收納。
3、破壞認知
大人都有選擇困難癥,那么孩子面對眾多的玩具也會無從選擇。
面對一個玩具時,孩子們無法集中精力并進行深度的思考,從中學到知識,這樣就損害了孩子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
4、破壞創造力
有的家長會跟風給孩子提供一些超出年齡范圍和活動能力的玩具,看到推薦,不管是否合適就全都買回家。
結果,孩子在玩玩具的過程中受到了挫折和打擊,反而失去了對玩具的興趣,破壞了孩子的創造能力。
總之,在了解孩子對于玩具的一些心理后,家長應該有了一定的認識,對于孩子應該正確引導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以上就是孩子沉迷玩具怎么辦的所有內容,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