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29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因為性格原因,有的星光溫和,有的脾氣就異常暴躁,家長常常拿這些暴躁的孩子沒有辦法。接下來就談談14歲脾氣暴躁是精神病的相關話題。
家長必須知道一個前提,孩子脾氣暴躁不一定就是精神病,也有可能只是孩子處理問題的一種方式。
1、脾氣暴躁不一定是精神病,也可見于一些器質性疾病患者,比如癲癇患者、腦腫瘤患者、腦外傷患者、老年癡呆患者、腦出血的患者等。
2、器質性疾病患者的脾氣暴躁,往往是突然發生,同時還有其他性格方面的改變,好像換了一個人。如果患者的脾氣一直都比較暴躁,那么需要排除沖動控制障礙、輕躁狂等精神病。
3、沖動控制障礙的患者往往是沒有理由的脾氣暴躁,會伴隨沖動性行為,傷人毀物等。而輕躁狂患者可能會因為一點不同的意見,或者是批評而大發雷霆。
孩子脾氣異?;鸨?,對人很暴躁,這時候家長一味打罵,有可能會讓孩子更加暴躁,甚至砸東西什么的,家長要知道狂躁癥即躁狂癥,其原因包括以下幾方面:
1、生物學原因:目前認為是主要原因,大腦神經生化物質的改變,如去甲腎上腺素亢進、多巴胺遞質系統亢進、信號傳導系統不平衡及腦區結構的改變或丟失;
2、遺傳原因:某些遺傳基因改變導致,但不是根本性的;
3、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刺激有可能誘發,但心理因素不占主要地位;
4、軀體因素:某些軀體疾病導致。
當了解孩子精神病脾氣暴躁怎么形成后,接下來就談談造成精神病的因素有哪些,只有了解形成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幫助孩子治療。
1、環境因素,在幼年生存環境內,受到了創傷性事件。
2、遺傳因素,比如父輩或者是隔輩有過精神疾病史。3、性格因素,有些人從小性格孤僻,情緒不穩定,脾氣暴躁等,都有幾率發生精神疾病。
其次,如果在生活中發現自己的孩子情緒難以控制,心理出現問題,最好及時去檢查治療。家長可以自我檢測孩子在性格改變、習慣改變、情緒的改變等方面的變化等。
1、性格改變:孩子可能出現易怒、暴躁、焦慮、恐懼等,不與他人溝通,不愛說話,不愿參加集體活動,多數以自我為中心。
2、習慣改變:不講衛生,不愛干凈,吃飯不積極,出現睡眠障礙等。
3、情緒改變:情緒容易低落,對社會看法悲觀,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等。
孩子脾氣暴躁很正常,但是發現孩子常常難以控制情緒,這時家長就要注意了,并且出現初期精神病的癥狀,就應該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請求專業幫助,以上就是14歲脾氣暴躁是精神病的內容,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