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9-01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當發現孩子偷錢撒謊的次數變多了以后,家長也要懂得自我反思,為什么孩子總是這樣,是不是自己對孩子太窮養了,導致壓抑了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得不到滿足,接下來就具體談談小孩子老是偷錢撒謊怎么辦這個話題。
實際上,很多家庭都出現過家里小孩偷錢并且還死不承認的現象,重要的不是這件事,而是面對這種事情發生時,家長的處理方式。
1、家長要先改掉無效的打罵和貼標簽的習慣
如果孩子出現了壞習慣的苗頭,家長很緊張地提醒孩子,孩子就可能發現,這種方式能引起家長的強烈注意。如果孩子沒有完全意識到,這個壞習慣會給自己帶來哪些壞處,那么,他就還會反復地做這件事。
通過這種反復,孩子會體驗到某種成就感,并樂在其中。在這個過程里,孩子的壞習慣會越來越頑固。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出現這樣的錯誤是否正常
這非常重要。比如,孩子玩水,在下雨后踏水坑,在家長看來,無疑是不好的行為,因為玩水容易著涼,踏水坑容易弄臟衣服,還容易摔倒,因此,便千叮嚀萬囑咐,禁止孩子做這些事,但孩子偏偏就喜歡這么玩。
這都是孩子天性使然。孩子天生喜歡玩水玩沙子,這種游戲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還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實際上,還是孩子的一種探索行為。把它們當成錯誤行為的家長,反倒是犯了錯誤。
2、學會運用心理學方法,幫助孩子改正行為
首先,我們要營造一種自由無批判的環境,讓孩子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愿望,且不會被懲罰。
其次,在指導孩子行為時,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小技巧。比如,共情、角色扮演、場景模擬等,讓孩子通過體驗的方式,更深入地理解事物,并且內化到潛意識中,形成穩定的習慣。
任何習慣的形成,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家長要想讓孩子改正錯誤,除了耐心,還是耐心,當家長自己都放棄的時候,我們沒有理由要求孩子不放棄。
每個人做一件事都是有動機的,包括小孩子,家長在發現孩子有偷錢行為時,應該去探究孩子偷錢背后的原因在哪里,所以為了避免孩子養成偷錢的不良習慣,家長應該知道,小孩子說謊,偷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最初孩子分不清“偷”的真正含義,只是以私自占有為目的,完全不顧后果。
孩子偷東西最常見的年齡,一般在兒童期(6-11歲),在這個成長階段里,如果家長不懂也不重視家庭教育,很容易忽視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認知教育。當孩子不理解“偷”的含義時,很容易把偷與拿混為一談,以為我只是拿了東西,我只是想要那件東西,有何不可呢?
從本質上來講,“偷”是以占有為目的,私自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已有,對于偷拿別東西的后果完全不去想。因此,對于家長來說,如果你發現孩子有偷東西的行為后,必須要進行深刻的反思,檢討你對孩子教育的缺失之處。
2、孩子偷東西被責罰幾次后,為避免再次被責罰,便學會了撒謊。
通過對不少有習慣性偷東西的孩子進行觀察后發現,當一個孩子偷東西被父母責罰過幾次后,便學會了撒謊,試圖用謊言來掩蓋自己偷東西的錯誤行為。為什么會撒謊呢?其實在這背后是孩子心里也有一怕,那就是怕被責罰。
孩子偷東西——父母責罰孩子——孩子再偷東西——害怕被責罰而撒謊,瞧這種邏輯關系就非常清楚了吧?非常遺憾的是,對于如此簡單的邏輯關系,一些家長卻搞不清楚,仍然試圖用簡單粗暴的方法解決問題,不曾想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3、孩子偷東西后不當懲戒,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報復心理,反而更把心思用在“偷”上面。
很多家長不知道兒童期里有一個“購物敏感期”(6-9歲),在這個成長階段里,孩子已經不滿足于讓父母給他們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是自己用零花錢去買。而買的東西無非是小食品、小玩具、小掛件等,很快就把手里那點零花錢用完了。
沒錢買東西,又經不住誘惑,于是孩子便開始動起了偷東西的念頭,當事情敗露后,父母肯定要管教孩子,尤其是挨一頓打的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憤恨心理。他們會心里在想,我偷東西大不了就是挨一頓打嘛,你還能把我怎么著?于是繼續去偷東西。
4、孩子多次偷東西僥幸得手后會獲得成就感,膽子會越來越大。
當孩子多次偷東西僥幸得手后,由于有錯誤的認知,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膽子會變得越來越大。有些孩子還會把偷到的東西分享給玩伴,在玩伴們簇擁之下,更助長他們內心的那份自豪感。當發展到這種境地時,如果家長還不知情,或者用錯誤的管教方式,很容易讓孩子在歪路上越走越遠。
有些孩子在偷拿東西以后,認為家長沒有發現,就是死不承認,這樣家長就不會責怪自己了,有的孩子認為只要自己編謊話沒有破綻,家長就拿他沒辦法,實際上家長面對這些也是可以有很好的處理方式的。接下來談談小孩經常說謊,在家里偷錢,急!的問題。
1、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錢是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不能不告訴父母就偷偷摸摸的拿錢,需要什么東西只要合理,父母肯定給你買。年齡合適的話,可以定期給一些。
2、調查一下孩子的結交環境
會不會小孩受同學朋友影響為滿足虛榮心而偷錢?
會不會小孩受到別人慫恿甚至威脅而這么做?
3、自省
若孩子到了可以獨立消費的年齡了,家長是不是要適當地給他一些,既鍛煉他合理規劃消費的能力又不會有自卑感。
總之,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孩子養成一個不好的行為習慣只在一念之差,是沒有那么多是非觀念的,但是家長只要采取得當正確的教育方式,一定能夠正確引導好孩子。以上就是小孩子老是偷錢撒謊怎么辦的相關話題,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