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9-01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家長對于孩子偷錢這件事,既不能一抓住就厲聲呵斥,不由分說的打罵會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但是放任不管也有可能讓孩子誤入歧途。接下來談談孩子接二連三的偷錢還撒謊的相關話題。
家長在面對孩子接二連三的偷錢還撒謊時,大部分家長都是很惱怒的,但不管怎樣孩子還小,應該采取孩子接受的方式去應對,讓孩子能夠接受。
1、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孩子為什么會偷錢?偷錢干什么去了?心平氣和和孩子交談,鼓勵孩子說出實情。千萬不要罵罵咧咧,不要打孩子,更不要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簽”,那樣很難讓孩子說出實話。
切記:保持平和的心態,就事論事,不上綱上線,千萬別用審小偷的態度去審訊我們的孩子。
2、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危害。告訴孩子,這樣的行為叫偷盜,在現代社會是違法的,成年后如有這樣的行為,嚴重者是需要判刑的,讓孩子明白其危害性。同時,告訴孩子,父母對此事的看法。
3、灌輸正確的金錢觀念。告訴孩子金錢來之不易;沒有錢應該向父母求助,而不是伸手去偷、去搶;錢要通過正規取得換取等等,給孩子進行理財觀念和物權觀念的啟蒙教育。
4、給孩子有愛的處罰措施。知乎上關于偷錢的帖子,點贊最高的回答,是寫一位泰國母親通過讓孩子撿垃圾來認識錯誤的做法,其中,最可貴的是媽媽一直的陪伴和支持,孩子在受懲罰期間,家長要一直陪伴他,陪他一起彌補這個錯誤。
5、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并幫助孩子制定支出計劃。孩子之所以偷錢,是因為自己手里沒錢,如果給孩子制定一個花錢計劃,孩子只要手里有錢,自然也就不會再犯錯了。對于孩子合理的需求,家長應該給予滿足。
當發現孩子偷錢父母如何正確教育,為了讓這個問題更好地得到解決,家長不應該孤立孩子,一味地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責怪孩子。以下是孩子偷錢父母如何正確教育。
1、第一步,識錢
讓他們能夠認識錢,知道這錢是從哪里來。可以教育孩子去識別硬幣和紙幣,讓他們學會有選擇花錢。另外還可以孩子去自己工作地方看看,讓他們明白自己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辛勤工作換來,知道賺錢不易。
2、第二步,用錢
讓孩子知道父母賺來的錢,并不只是用在自己一個人身上。因此在家庭購物時,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學會如何控制預算,學會知每一分錢究竟用在哪里。
3、第三步,給錢
給孩子固定屬于他支配的零用錢,是很有必要。讓他們能夠學會合理規劃用錢,教會他們將自己的零用錢進行分配,哪些可以滿足自身的需求,哪些可以用于理財和存蓄等。
4、永遠不要對孩子哭窮!
節約用錢是金錢教育的重要原則,但并不代表我們就可以在孩子哭窮。別讓他過早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和心酸,別為了金錢而抹殺自己的欲望和情緒,以免孩子會形成強烈的金錢崇拜。讓他們既渴望賺錢,又特別舍不得花錢,嚴重影響自己的認知判斷能力。
發現孩子偷東西時,家長一上來不要先打罵孩子,要是非打即罵,這會讓孩子更害怕犯錯誤,更加什么都不想說,因此家長先要弄清楚孩子偷東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缺零花錢,貪吃,在學校或者小區附近的小賣部,和同學朋友一起買零食吃,這些吃的可能在家長眼中就是垃圾食品,所以孩子要背著家長偷偷買著吃。
2、攀比心理,看到同學花錢大手大腳,自己也想出風頭,跟同學朋友攀比,希望可以通過這個方式建立自己在他們心中的地位,想以此讓同齡人羨慕自己。
3、偷錢充游戲,有的孩子沉迷游戲,想要充錢購買裝備和皮膚,但是自己零花錢又不夠,所以就想到偷家里的錢。
4、一種心理癖好,孩子把偷錢當做一種嗜好,也許孩子并不是很需要這筆錢,只是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獲得某種快感。
5、遭遇校園欺凌,有的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被別人勒索錢物,但是自己又不敢告訴家長,所以偷偷拿錢避免挨打。
總之,孩子偷東西只是表面現象,關鍵是家長要洞察到孩子偷東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只有這樣才能對癥下藥,也才能更好地管教好孩子,以上就是孩子接二連三的偷錢還撒謊的相關話題,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