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9-03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當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孩子沉溺網絡時,家長切忌打罵孩子,即使孩子暫時順從了,但是隨著對抗能力越來越強,以后就會報復性打游戲,接下來詳細談談沉溺于游戲的孩子怎么辦。
有的孩子沉迷于游戲時,他們的家長通常都會訓斥他們,脾氣暴躁的家長一上來不是打就是罵,但是這種行為并不奏效。其實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父母并不需要打罵。
1、找到孩子沉迷游戲的原因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于手機游戲?肯定有他的原因,大部分沉迷于手機游戲的孩子非常孤獨,他們缺少家人朋友的陪伴,只能這樣情感寄托于虛擬的網游中。還有一部分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是因為他們喜歡戰斗勝利的成就感。
只有了解孩子喜歡打游戲的動機,才能對癥下藥。比如說孩子是因為缺少家人陪伴而沉迷打游戲,家長就應該及時反省自己,多留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幫助孩子擺脫手機游戲。
2、堵住孩子玩游戲,還不如疏導孩子玩游戲
手機帶給人們非常多的便利,如今很多孩子已經離不開手機了,家長若是想完全限制孩子玩手機,顯然是不現實的。
如果說家長想盡辦法逼迫孩子,讓他們不能接觸手機,反而可能會適得其反。孩子接觸不到手機,他們可能會費盡心思、想方設法地去玩手機,這樣一來往往更耽誤學習。
作為家長,應該用正確的方式去疏導孩子,比如說幫助孩子尋找其他感興趣的東西,或者幫孩子報一些興趣班。只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才能更快地幫助孩子擺脫手機游戲。
3、給孩子制定規矩
若是你家的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你可以給他制定一個規矩。比如說規定孩子每次玩手機只能玩20分鐘,然后就要去干其他的事情了。
若是到了時間孩子還不愿意放下手機的話,家長可以跟孩子說:“若是你不按時放下手機的話,就懲罰你半天不能玩手機;若是你按時放下手機,去做其他事情的話,下次玩手機的時間可以延長五分鐘”。
這樣一來,孩子慢慢地就養成了控制玩手機時間的好習慣,對別的事情也有了想法和興趣。
為了避免孩子總是沉迷于手機游戲,家長應該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和孩子形成高頻率的互動。當然,若是家長實在繁忙的話,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些其他事情,比如說培養他們做手工、看書等習慣。
相信很多家長只要學會這3招,幫助孩子輕松戒掉手機游戲不是問題。不過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切記不要打罵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一部分孩子在精神上有所缺失,自己又找不到合理的方式來發泄補償,于是只能在游戲的世界里得到滿足,這樣的孩子也比較容易網絡上癮。下面談談沉迷游戲的孩子的性格。
1、沖動、低自尊:在情緒和行為上易沖動的孩子,對玩網絡游戲的自制力比較差。自我評價低、自卑的孩子,更容易沉浸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
2、性格孤僻:性格孤僻的孩子喜歡獨處,人際關系欠佳,更容易通過網絡游戲尋求慰藉。
3、享樂主義: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喜歡享受安逸的孩子,更喜歡在網絡中尋求新鮮和刺激。
4、回避消極情緒、逃避現實:有些孩子在現實中遇到挫折,不敢面對,于是躲到網絡世界中尋找自我價值。
有些孩子總是成天抱著游戲玩,似乎游戲里面有無窮無盡的樂趣,也把游戲當成了自己的全部世界,下面就來說說沉迷游戲的孩子會得抑郁癥嗎。
1、抑郁癥孩子少言懶動,做啥事都提不起精神,煩躁不安,游戲可以讓他們暫時逃避現實環境,在虛擬世界中得到解脫和放松。他們沉迷于玩游戲,但一點都沒有“燃”的感覺,相反還挺“喪”的。
2、如果孩子經常抱著手機玩游戲,家長要高度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是不是經常悶悶不樂、唉聲嘆氣,不愛言語,不愛和同學交往?家長多說幾句,孩子就大發脾氣,嚴重時還摔東西?如果是,一定要帶到精神衛生科進行專業評估,千萬不要以為孩子打游戲就是“青春期叛逆”或“游戲成癮”而隨意責罵。
3、“別以為孩子沒有煩惱,別以為孩子的煩惱都是小事。”廖醫生說,她曾接診過一位高中生,一天能嘆氣幾百回,父母覺得他小題大做,結果當天就被診斷為“抑郁癥”收治住院治療了。
4、現實中身為“問題父母”而不自知的有不少。或對孩子過度關注,控制欲強,過于強勢,習慣于“管教”孩子,或缺少關愛和陪伴,與孩子沒有足夠的交流互動,有些父母自身也很焦慮,這些都有可能成為導致孩子抑郁的“問題環境”。
5、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是一次修復親子關系、幫助孩子完善人格的機會,更是讓家長自身覺察和成長的機會。抑郁癥患者常常“獨自悲傷”,他們的感受是真切的,不是“作”,也不是“叛逆”。家長如果能及時覺察到孩子的情緒問題,應及時給予更多理解和關愛。
總之,沉溺于游戲對孩子來說總歸是不好的,孩子還小雖然也知道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家長應該采取合適的方式去引導孩子矯正不良習慣,以上就是沉溺于游戲的孩子怎么辦的相關話題,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