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9-03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考試結束后,很多家長都很激動、緊張。如果孩子考得好,家長會很欣喜的,孩子考得不好,家長會為此而著急,動不動責罵孩子。但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方法,很難達到教育目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孩子成績下降家長應該怎么辦,大家要記好!
當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家長必須記住不能打罵孩子,而應該要做好以下幾件事,不然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厭倦考試。
1、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們的學習動機之一,如果因學習的疲勞減弱了好奇心,必須想辦法重新將它喚醒。比如說如果您發現孩子的求知欲不如以前了,成績也停止提高了。
那很大可能就是孩子對學習的好奇心減弱了,這時候你可以試著這樣做:每當孩子上學之前,都問孩子幾個問題,這些問題要與上課內容密切相關,以此來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們上課聽講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聽,這樣才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2、改變孩子的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
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的僵化。是導致了學習成績無法提高的最主要的障礙了。學習的不同階段應該有不同的內容,或是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總是采取一種一成不變的方法,必然會妨礙到學習。
此外,父母應該讓孩子更加積極地參與實踐,一旦孩子參與了,就會發現實踐比書本上的內容更豐富、更有趣,只要讓孩子們做出適當的實踐,孩子成績也會有很快的提高。
3、給孩子布置學習任務要適度
不可以讓孩子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一定要給孩子留出休息鍛煉的時間,學習內容的安排也要有講究。如果學科的安排順序時間分配不合理,這會讓孩子陷入高度疲勞。一般來說,剛開始要安排中等難度的學科,然后再安排最難的學科,最后關注容易的學科。
4、與孩子多溝通,排解學習壓力,幫助孩子調節緊張情緒。
家長要找出排解學習壓力的方法,告訴孩子我們也看到了他一直在努力,并且做得還不錯。同時要以積極向上的情緒去感染孩子。帶孩子參與活動,給孩子提供一個寬松、冷靜、溫馨的學習空間。
其實孩子在成績下降之前,是會有一些細節表現的。若是發現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家長就必須提高警惕了。
1、孩子上學的時候總磨蹭
孩子學習成績下滑的前兆,很多情況都集中在孩子上學總是磨蹭的不情不愿里,當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動力和上進心時,他們對學習的態度往往就表現得比較漠然,這個時候如果被家長或老師繼續忽略的話,孩子更容易在被不重視里失去對學習的自信和積極向上的動力。
2、孩子寫作業時總坐不住
孩子對學習的態度如何?家長可以通過孩子寫作業時的表現來尋找狀態,如果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總是坐不住,一會要上廁所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手疼腳酸一會又餓了要吃飯,這個時候往往是孩子不喜歡寫作業,他們為了不寫作業會找出各種理由來做借口逃避。
3、孩子做題時總唉聲嘆氣
當孩子寫作業遇到難題時偶爾也會不自覺地唉聲嘆氣,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不可認為“孩子小、能有什么煩心事”的不在意態度,教育孩子家長一定要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說到這里可能很多家長會無奈地說“我也想幫孩子,可是他們的作業題都看不懂呀”!
4、孩子偏科情況比較嚴重
良好的學習成績一定不能存在偏科的情況,如果孩子偏科情況比較嚴重的話,他們本身的自信就會受到拖累,因為不管是平時的小考試、大考試,還是中考高考和往后參加工作的機會,最終大家所看的都是綜合成績,如果孩子的良好成績只體現在某一科上,那么家長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當孩子成績下滑時,我們必須要去分析原因,這樣的話才能找到突破口,才能更好地對癥下藥,才能順利解決這個問題。
1、壓力過大
壓力過大的情況下孩子會出現害怕考試從而會出現焦慮的情況,在精神過度緊張的情況下還會伴有失眠,引起考試時會出現腦袋一片空白,也可能會出現成績差時,自身會過分的自卑,導致心理脆弱,等一些不想學習的心理,會引起成績突然下降的癥狀。
2、外界因素干擾
外界因素干擾一般在學習環境受到改變的時候,會對周圍特別陌生,所以會導致無法認真學習,或者在被身邊同學干擾的情況下,出現分心的情況后,導致影響學習的效果,從而引起成績突然下降的情況,
3、自身努力不夠
自身努力不夠一般是因為不良的學習習慣,比如上課不記筆記,老師布置在作業經常拖了又拖不寫,或者通過抄同學的作業來完成,從而影響鞏固知識點,或者是因為在學習不夠用心,從而導致成績突然下降。
孩子成績下滑,其實是很常見的事情,關鍵就是如何去找到病因,正確地幫助孩子調整狀態,提升成績。以上就是關于孩子成績下降家長應該怎么辦的全部內容,感謝閱讀!
上一篇:3年級數學成績差怎么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