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10-25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家長總覺得是孩子不愿和自己溝通,實際上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家長應該反思自己是不是覺得孩子不懂事,答應孩子的事情做不到,對孩子的想法置之不理。接下來就談談怎樣跟孩子溝通孩子才會聽。
有的家長總覺得孩子比較天真,總是拿小孩當小孩看待,對于小孩的事情漠不關心,長此以往,孩子就更不愿意和自己溝通了。
1、尊重孩子的與眾不同
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有了獨立人格,他們正在開始接觸外面的世界,有些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個性就比較張揚,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通病將別人家的孩子作為自己的評價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世界上沒有兩片葉子一模一樣,更不會有兩個相同的人,所以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與眾不同。
2、學會觀察孩子的情緒。
有的時候孩子他們很難過,很傷心,就會用委屈哭泣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時候就需要父母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正確做法就是輕輕的撫摸他的肩膀進行鼓勵。這時候切記不要大聲呵斥孩子阻止孩子發泄自己的情緒。
父母要理解孩子不能看表面要關注實質問題,要讓孩子覺得不管出現什么問題父母才是他最堅強的后盾,才會和父母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好。孩子情緒的表達父母才可以正確關注到孩子的成長。
3、用溫和的語氣。
在日常溝通中,父母要學會用溫和的語氣去對待孩子,不要過于焦急煩躁,不耐煩。誰也不會愿意跟一個脾氣暴躁之人進行溝通。孩子也是這樣,溫和的語氣有利于家庭的和諧,促進溝通。
這樣說話才能夠讓對方感動到輕快愉悅。粗暴的語氣會加重害的心理壓力,孩子會反抗、緊張、害怕。導致交流過程中氣氛會十分的壓抑。
4、學會聆聽。
不僅大人之間需要互相傾訴,互相聆聽,小孩子更需要聆聽。孩子平時會講述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家長更應該去聆聽小朋友的想法。小朋友敢于去說,自己的想法的時候,說明他非常的信賴你。
因為你能夠給他帶來安全感,只有孩子釋放出了自己內心的情緒,家長才能做到了解孩子,幫助孩子,這樣做利于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
實際上,孩子不愿意和家長溝通的理由多種多樣,有孩子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想法的,有孩子覺得父母總是喜歡把自己的秘密說出去,或者不把自己當回事。
1、沒有讓孩子得到尊重
很多孩子不愿意與家長溝通的原因就是: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沒有得到尊重。比如:在家長試圖與孩子溝通時,總會用“你還小……”、“等你長大了……”這樣的話作為開頭,這樣的話會讓孩子感覺沒有得到尊重。
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渴望得到來自家長的認可,如果家長總是不認同孩子的想法和事情,會讓孩子感覺得不到重視,從而使孩子產生“我的煩惱、想法都沒必要跟家長說,因為他們根本不在乎,反而還會嘲笑我”的想法,當孩子產生這樣的想法時,自然就不會再跟家長溝通。
因此,家長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應當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說法,比如:跟孩子溝通的時候,這樣跟孩子講話“你說的我在認真聽……”、“你的想法很好,不過……”這樣的話會讓孩子感覺得到了尊重和認可,從而使孩子樂于和家長溝通。
2、給孩子提無理要求
特別多家長都沒有注意過這個問題,就是:當家長總是給孩子提一些無理要求,比如:當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家長會把孩子趕去寫作業,然后自己開始看電視,當孩子問起家長為什么時,家長根本不能給孩子一個可以信服的理由,甚至有些家長還會訓斥孩子。
當家長給孩子提出無理要求,然而家長自身卻不能遵守這個要求時,就會讓孩子感覺受到壓迫,孩子會產生“我憑什么聽你們的,明明你們做了不讓我做的事情”的想法,從而拒絕聽家長的話、拒絕跟家長溝通。
所以,在給孩子提要求的時候,家長首先要考慮:自己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對孩子來說,是否無理?或者說自己能遵守這個要求嗎?如果家長自身都無法遵守自己提出的要求,那就不要再給孩子提要求了,只會加深和孩子之間的鴻溝。
3、跟孩子交流的時候不認真
很多家長平時忙于工作,甚至有寫家長醉心于工作,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也不停的接打電話,并且會這樣跟孩子講“你先說,我聽著呢,我先接個電話”,當孩子在于家長溝通時,經常被這些因素打斷時,孩子就會失去跟家長溝通的興趣,從而拒絕跟家長溝通,因此,當家長想要跟孩子溝通時,一定要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享受跟孩子溝通的這個過程。
孩子聽不進家長的話的根本原因在于覺得父母不理解他,不能對他們的想法感同身受,還不如藏在心里,或者只對自己的好朋友傾訴。
1、孩子討厭命令的語氣
沒有人喜歡被限制、被控制的感覺,孩子更是,所以兩歲的孩子才會一天到晚在那邊“不要!不要!”因此當大人說話總是一副上對下的口吻,孩子解讀成被命令、被強制,孩子不愛聽,自然不會聽也不照做。
2、孩子覺得大人太主觀,沒站在我的立場想
任何一種溝通,最忌諱的就是單向,例如孩子只是想要先休息一下,再去寫功課,結果大人卻誤會孩子偷懶,當孩子覺得被誤解,溝通變成單向,當然也就不可能把你的話聽進去。
3、孩子覺得你是錯的
這也意味著孩子是不認同大人的,這可能出在孩子其實并不知道錯在哪里?這樣做有什么不可以?想得不夠多?
4、孩子覺得你管太多
有些孩子會認為大人管太多,當大人在說時就會有先入為主的成見,把耳朵關上,這時就算大人有再多好的建議,孩子也聽不進去。
5、孩子覺得沒有表達空間,講什么最后都沒用
如果孩子平時感受到的是,大人不會把孩子說的聽進去,孩子就會學到講什么都沒用,以后也不用把人家的話聽進去,這樣,當然就不用期待孩子會把大人的話聽進去了。
6、孩子不是不聽,是做不到
不要覺得很多事情孩子本來就該會,事實上每個孩子能力不同,跟大人小時候也不同,不可以相比較,所以當大人發現孩子似乎不會把大人的話聽進去時,大人應該要反思,“是不是孩子做不到?”“孩子不知道從何做起?”
總之,想要孩子愿意跟父母溝通不是難事,對孩子許下的承諾一定做到,不要失去孩子的信賴。另外去揣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言語和行為。以上就是怎樣跟孩子溝通孩子才會聽的相關內容,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