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9-12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家長要去理解孩子的叛逆行為,孩子很可能只是覺得一些事刺激好玩,并不是真的想要惹父母不開心,接下來就詳細說說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溝通技巧。
人都是渴望認同和理解的,叛逆期的孩子也不例外。只有真正理解叛逆期孩子行為背后的動機,才能對癥下藥,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1、第一點:認真思考孩子提出的要求,謹慎回應。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匆忙答應而又反悔,會讓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很惱火,更難信任家長。有些家長習慣性否定,再與孩子談判,使孩子一開始就與家長對立。正確的做法是先告訴孩子我要認真考慮一下,然后再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來回應。
2、第二點:仔細觀察談話是在哪里中斷的。當家長與孩子溝通出現問題,孩子常常閉口不語或激烈反駁,使得既定談話中斷。反過來,家長可通過觀察中斷的節點,來反思哪些表達方式會激起孩子的反感,從而避免溝通中斷。比如,如果孩子一聽到父母說自己成績不好、不夠努力就十分氣憤,那很可能他努力的嘗試過,但效果不好,自己也很沮喪,家長的說法讓他更加反感,會對學習更不感興趣。
3、第三點:重新認識孩子,了解他的世界。家長往往過多關注和督促孩子學習,這種單一的溝通無法讓孩子開啟心扉。若要孩子接納,家長應和孩子聊他的生活狀態、感興趣的事。即使孩子不愿意分享,家長也應支持孩子去做感興趣的事,從而真正了解他的生活狀態。
4、第四點:改變原有溝通方式。跟孩子平等地交換意見,了解哪些溝通方式令孩子不滿,并反饋讓家長感到難過的方式,一起探索新的溝通方法。若孩子覺得父親說話總板著臉,面對父親時便會不耐煩。父親會覺得孩子不禮貌,并表現的更為嚴肅,談話就升級為沖突。但若雙方了解對方的感受,改變溝通方式,矛盾便可避免。
5、第五點:與孩子商量解決矛盾的辦法。若家長自己尋找的方法難與孩子達成共識,可試著與孩子商量對策。如,孩子要和同學去較遠的地方,家長極易反射性回絕。若將自己所擔心的安全、健康等問題提出,讓孩子自己考慮讓家長放心的對策,久而久之,他也會懂得為自己考慮。
當家長對孩子總是說教,孩子是非常不愿聽的,覺得父母只會否認他們,左耳進右耳出是常態。下面具體聊聊說教孩子太多了,孩子會有怎樣的表現。
1、首先,被父母說教的孩子肯定會在內心中對父母產生畏懼心理,孩子會變得不愿意與父母溝通交流,父母很難與孩子處成朋友關系。
2、其次,孩子在心理上肯定會產生不愿意與他人溝通的心理,這樣會養成孩子的內向性格,變得沉默寡言。
3、最可怕的是,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因為缺少溝通和父母對孩子教育的不充分、不及時,最后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變成我們常說的“壞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也是渴求家長的尊重和理解的,他們的初衷也不是讓父母難堪,而是想表達自己的權利和立場。下面具體聊聊叛逆期的孩子需要怎樣管教。
1、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嘗試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不要總是以大人的眼光和視角去看待孩子的某些行為。多多嘗試和孩子溝通,看看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他們如何看待一個你不理解的問題,這樣,你才能和孩子在心靈深處進行交會。
2、多聽孩子的想法
每一個家長都要傾聽一個孩子的真實想法和內心,他有可能不愿意跟你講,但是他會體現在方方面面。
溝通是最好的靈藥,無論之于大人,無論之于孩子。這一點有點類似于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就要多聽孩子的想法。正確的、有道理的你可以接受,有問題的你可以嘗試著告知孩子問題在哪。如果不溝通,那就永遠沒有進步的可能。
3、下放權利給孩子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所以,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自主權
父母不要以為,只有大人才有決策權,其實,孩子們也應該有相應的決策權,特別是涉及孩子自己的事情。
盡量少安排孩子去做什么,而是基于孩子更多的自主權,讓他自己嘗試去做些事情。
發言權
叛逆期的孩子一般都渴望擁有自主獨立的權利,其中也包括發言權。例如給孩子說,“這件事爸爸媽媽想聽聽你的意思。孩子,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咱們商量一下看怎么解決好。”
時間支配權
對于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父母不應該干涉和束縛。在自由時間里,孩子想干什么都隨他去,看似時間好像浪費掉了,實則不然,孩子正是通過自由支配時間,學會獨立自主的能力。
總之,家長對于叛逆期的孩子不要過于擔憂,應該好好與孩子溝通,運用相應的技巧與孩子相處,以上就是如何與叛逆期的孩子溝通技巧,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