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9-04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家長在面對小孩子偷東西時,最好是單獨教育,單獨約談孩子,讓孩子意識到事情的錯誤性,并且告訴孩子接下來希望他怎么做,接下來就談談小孩子偷東西撒謊怎么教育。
當小孩子偷東西時,家長應該私底下和孩子溝通,不要非讓小孩子去承認自己犯錯的事實,而是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自行去物歸原主等。
1、辨明事實——把想象的變成真的
當低齡段孩子把想象當做事實時,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理清哪些是真實發生的事件,哪些是想象的內容。對無關緊要的事情可淡化處理。
如果是孩子想象的,并且家長可以滿足,那就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把想象變成真實的。如,孩子說爸爸周末帶我去游樂園玩了,有很多特別有意思的玩具……那家長可以考慮告訴孩子,這件事還沒有發生、只是愿望,周末的時候真正帶孩子去一趟游樂園,實現這個愿望。
2、接納情緒——溫暖有愛
接納自己和孩子的情緒。當你發現孩子撒謊時,先穩定住自己的情緒,不要一點火就著,不分青紅皂白的開始懲罰。
同時,接納孩子的情緒,他在撒謊時是憤怒的、羞愧的還是傷心的?保持溫暖有愛的態度先接受,表達理解,再來解決問題。記?。寒敽⒆尤鲋e時,他內心的內疚感可能也是滔滔不絕,只是不會表達而已,更需要成人的引導。
3、討論原因——你的情緒是什么顏色的?
心平氣和的與孩子討論撒謊的原因。“媽媽愛你,無論你做了什么事情,都不會改變,你能告訴媽媽為什么這么說,你是怎么想的嗎?”避免恐嚇、懲罰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陰影,讓孩子在安全、被接納的環境中表達真實意愿。
4、方法示范——這樣做,更容易達到目的
孩子撒謊達到目中,有可能是他缺乏解決問題的經驗和方法,這時家長可以做出示范行為。
如,孩子晚上回家不想吃飯,卻對家長謊稱在幼兒園已經吃過了,這時家長可以示范說“媽媽,我現在不餓,如果吃東西肚子會不舒服,我可以先暫時不吃嗎?”商量解決問題。
注意,家長提出的示范一定是能夠順利解決問題的,如果教給孩子商量的辦法,家長意見不統一,直接表達“不行,必須現在吃”,那這招可不管用了。
5、提出方案——對自己的錯誤付相應的責任
專注于問題解決方法,跟孩子商量犯錯后的懲罰方法,讓孩子自己自己提出可接受的懲罰,對年齡小的孩子最好是用減少獎勵的方法,如不許看電視一個小時等。
當孩子犯錯時,對已知懲罰心中有數,不會忐忑害怕,對自己的錯誤負相應的責任,不再需要靠撒謊來逃避懲罰。
6、做出榜樣——管好好自己嘴上的火車
家長做好孩子的榜樣,避免自己滿嘴跑火車。孩子只是犯了錯,孩子本身并不是個錯誤!
家長在面對孩子撒謊上,要厘清重點,關鍵不在于揭穿,你能看出孩子的謊言、揭穿并懲罰不會顯示你有多么了不起,重點在于解決問題。應避免圈套式的釣魚執法,與其問“花盆到底是不是你打破的?”不如說“我發現花盆被打破了,我們一起來收拾干凈好嗎?”愛與支持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
當小孩子偷東西撒謊,家長的溝通是很關鍵的,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一定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可以采取必要適當的手段懲罰孩子。下面詳細說說小孩子偷東西撒謊怎么和孩子溝通。
1、尊重別人的物權,父母先做好示范
孩子的東西,由孩子自己做主放在哪里;能不能送給別人,能不能跟別人分享,可以有意識地征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明白當一個人對某個物品擁有所有權的時候,才有權利決定那個物品能不能給別人。
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小就忽略了這一點,尤其是不要隨意把他的東西送人或強迫他分享,否則孩子多次經歷這樣的體驗后,就會以為所有權并不意味著自己可以決定物品的歸屬,是可以隨意侵犯的。這樣不僅不利于孩子學會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也難以讓他學會尊重別人物品的所有權。
2、反復強調,向孩子灌輸物權意識
當孩子不小心侵犯了別人的所有權,比如未經允許拿了鄰家哥哥的玩具,父母一定要及時表明態度,告訴孩子:這個玩具是鄰家哥哥的,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能隨便動,你要是想玩一會兒,可以去問問哥哥能不能借給你,不經過哥哥允許直接拿是不對的。再比如去超市時,可以提前反復地告訴孩子:如果看到喜歡的東西,必須來問媽媽能不能買,不能直接放進兜里拿回家,那是不對的。
如果孩子已經有隨意拿別人東西的習慣,我們需要在去做客、去超市前反復地提醒孩子,但不要指望提醒一次孩子就會記住,亦不要期待孩子聽到了就一定能做到,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還沒有自我管理意識,不懂得自我監督,不能自覺遵守規則,行為的情境性很強,需要成人反復強調,所以在回家前,在結賬前,可以再次悄悄地提醒孩子,如果拿了什么東西,現在交給父母。
3、獎罰分明,強化孩子的正向行為
一旦孩子做出了尊重別人的物權,看到喜歡的東西沒有直接拿而是征求別人意見的行為,父母一定要及時表達肯定與贊賞,讓孩子體驗到這種行為帶來的積極情緒體驗,從而更愿意重復這種行為。
反之,如果孩子沒有管住自己隨意拿了別人的東西,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的同時,也可以帶孩子去歸還物品,或者陪孩子一起跟別人商量能不能借來玩一下,讓孩子從父母的處理方式中學習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應該如何采取行動。
小孩子如果總是偷東西撒謊的話,這對小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對于孩子價值觀的形成也很不利,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孩子。下面就來說說小孩子偷東西撒謊后果。
1、家長要以身作則。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成長。所以作為家長,不要把一些無關緊要的謊言開玩笑,或是為哄孩子,平時有錯誤就要大膽承認給孩子樹立榜樣。
2、給孩子講一些誠信的故事。比如關于誠實的小典故,小兔子短尾巴的故事。相信小孩子都喜歡聽這樣的小故事,通過這樣的故事,讓孩子明白,一個愛說謊的孩子,利用別人的善良與信任來達成自己目的的人都是非常可恥的,教育孩子不能做這樣的人。
3、學會用正的暗示。暗示有兩種,一種是正的暗示,比如有兩個小孩子在一起,一個是誠實的,另一個喜歡說謊的,你要對那個誠實的小孩嘉許獎勵,使那個說謊的小孩子感動,變得誠實。比如說你的小孩跑過來報告你一件事時你要信任他,千萬不要說這是真的嗎?你不要騙我呀!如果這樣說的話,就是在孩子心靈上種下一個說謊的種子,我們必須要用正的暗示去感動小孩子,不要用反的暗示去刺激孩子。
總之,小孩子雖然不懂得很多道理,但是家長只要耐心溝通,用孩子能夠聽得懂的語言去向孩子闡明,孩子都是能夠體會的,所以對于孩子還是需要有耐心,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以上就是小孩子偷東西撒謊怎么教育的相關話題,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