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9-04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有的家長想不通,不管家里條件怎么樣,都會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對于孩子的零用錢從來不會克扣,要啥給啥,但是孩子還是會做出偷錢的事情來。下面詳細聊聊十歲孩子偷錢撒謊屢教不改的相關話題。
當孩子偷錢撒謊時,不論家長好說歹說,孩子就是不聽,依然我行我素,這個問題常常令家長感到頭疼,不知道如何是好,接下來就詳細說說。
1、當十歲孩子偷錢屢教不改時,家長切勿動怒,要知道沖動之下人是會說出許多刺耳難聽的話語的,甚至會直接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簽,嚴重傷及孩子的自尊,所以冷靜是處理問題的先決條件,然后再跟孩子坐下來心平氣和的交流,找出十歲孩子偷錢的原因,并且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孩子知錯就改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2、搞清楚孩子偷錢去做什么?在十歲孩子的認知里,拿家里的錢不算偷。有些孩子在家里偷錢去買零食、買玩具,這個很常見。有個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有錢,自己也想要,在家偷了200元錢就夾在書里,也不花,后面被發(fā)現(xiàn)了,問他為什么在家里偷錢?他回答,就看到別的同學有錢,他也想要。錢在他這里不是貨幣,就和玩具一樣,別的同學有,他也想擁有。
3、一旦發(fā)現(xiàn)十歲孩子偷錢的行為,這種情況下首先要給孩子表明行為的對錯,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偷錢的行為是錯誤的,同時還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如果需要買什么東西花什么錢,要及時的告訴父母。
4、家長發(fā)現(xiàn)十歲孩子偷錢屢教不改的行為以后,除了正確引導以外。還可以幫助孩子以攢錢的形式實現(xiàn)自己的心愿,攢錢的過程中,每次攢錢的數(shù)量不用太大,過上一段時間以后,孩子自己就會發(fā)現(xiàn)攢錢不容易,后續(xù)兒子在花錢的時候,慢慢變得節(jié)制而有計劃。
5、十歲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占有欲超級想要得到滿足的年齡,家長一定要好好引導。在平時的溝通交流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盡量滿足能力范圍內(nèi)的孩子的好奇心,用書本、游戲、聽故事等方式告訴孩子想知道的一切,在理性、可控的范圍內(nèi)滿足孩子的需求。只有孩子自己認為得到了重視,滿足了好奇心、求知欲,他的隱性破壞就不會加大,慢慢就能引導過來,走上一個健康的、用適當方法得到的路上來。
實際上,面對孩子偷錢撒謊的問題,家長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標簽,也就是不要給孩子扣帽子,讓孩子自己也覺得自己不是好孩子,是得不到父母的信任和理解的。下面詳細說說十歲孩子為什么總是偷錢撒謊。
1、所有權(quán)不清晰
四五歲的孩子,他們看似年齡在漸長,但是心理卻依舊不成熟。在這些孩子心中,對物品的所有權(quán)沒有任何概念,甚至不能準確的區(qū)分“你我他”。在孩子看來,父母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所以才會想著去偷錢。當然,他們更不懂偷拿東西的行為是卑劣的。
2、金錢觀錯誤
可能之前,父母對孩子一直有求必應,所以他們養(yǎng)成了高漲的消費欲望。對于喜歡的東西,總想著讓父母購買,畢竟之前沒有被拒絕過。人的欲望都是無法填滿的,最初孩子想要的是一根棒棒糖,但后來可能想要一筐玩具。父母若是此時拒絕,他們就會想著去偷拿錢財,好方便自己購買。
3、管控太嚴格
與有求必應相對立的是父母的過分管教,為了讓孩子養(yǎng)成節(jié)約的習慣,嚴格控制他們的日常花銷。哪怕是必須的學習用品,父母也要權(quán)衡再三,甚至不斷的說教。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孩子就會產(chǎn)生反抗心理,他偷錢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擺脫父母的掌控,然后獨立去支配自己的喜好。
4、交友不慎
有些家長表示,自家孩子之前明明很誠實,表現(xiàn)也很優(yōu)秀,可突然間就學會了偷錢,而且還撒謊。對于孩子的“突變”,父母真的要警惕,這多半是他們交友不慎導致的。古時候“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孩童時代,他們的自制力太差,只要身邊有“壞孩子”,很快就能“近墨者黑”。
孩子偷錢的背后也體現(xiàn)了父母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家長也要善于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給孩子的關心陪伴比較少,是不是自己總是向孩子哭窮,下面詳細談談十歲孩子偷錢撒謊怎么教育。
1、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偷錢可能只是-種癥狀,在孩子偷錢的背后,可能還隱藏著其他的問題。孩子之所以會偷錢,最大的可能就是把家長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身上。比如,家長對孩子的關心不夠,過于追求學習成績,而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再比如,父母之間鬧矛盾,孩子不知道如何應對,只能用這種方式讓他們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自己的身上。
2、所以,我們在不了解孩子真實需求的時候,只看到了他們偷錢的行為,教育和打罵都是無濟于事的。在很多情況下,孩子是家庭中最為弱小、沒有發(fā)言權(quán)的人。因為人微言輕,他們說的話父母可能不會聽。
在某一次機緣巧合下,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犯錯’能夠引起父母的注意,讓父母的注意力從其事情轉(zhuǎn)移到他的身上來。于是,他就會刻意地制造些麻煩來|起家長的注意力。
1、偷錢只是其中的一種,其它還包括打架斗毆、不認真學習、離家出走等等。所以,當孩子表現(xiàn)出這些行為的時候,我們應該試圖從這些表象中挖掘孩子內(nèi)心深處的需求。
3、我們可以深度地檢討一下自己,在照顧孩子和處理家庭關系的問題上,自己是否有做得不足的地方?
4、總的來說,孩子偷錢撒謊屢教不改,家長不僅要在‘偷錢”這一件事上教育孩子,更要看到孩子偷錢背后的真正原因,只有解決好了根源問題,我們才能管好孩子。
總之,家長在面對孩子偷錢的棘手問題時,不要心急,也不要慌慌張張地去質(zhì)問孩子,而是溫和地去詢問孩子的想法,語氣不要嚴厲,這樣反而孩子更加什么都不想說。以上就是十歲孩子偷錢撒謊屢教不改的相關話題,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