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9-05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有的父母總是覺得孩子還小就應該萬事都聽自己的,整天在孩子面前嘮叨,不合適的管教方式讓子女和父母之間越來越矛盾重重,下面就說說管教孩子不聽怎么辦。
家長總覺得管教孩子不聽就是孩子的錯,自己有權利有義務去干涉孩子的生活,其實不然,孩子心里也許并不是這樣想的。
1、控制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在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時,非常容易動怒,對孩子說一些批評的話,甚是還會動手打孩子,但是這樣做對孩子的管教沒有一點用,反而容易讓孩子養成叛逆的心理,跟家長對著干。其實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要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保持溫和的脾氣,孩子才能聽進去家長說的話,其次要判斷孩子的行為到底有沒有錯,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大意錯怪了娃,會讓孩子內心很失落。
2、跟孩子好好溝通
溝通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在孩子不聽話時,家長要先跟他進行心平氣和的溝通,跟孩子換位思考,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另外,有些孩子平時調皮是因為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力,所以家長要對給娃更多的關愛,不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忽視。
用嚇唬的方式讓孩子更聽話,雖然能夠讓娃當時被震住,但是給孩子造成的傷害是不可磨滅的,嚴重的會讓孩子一生都留下陰影,所以家長千萬不要采取這種方式管教孩子。
孩子不聽家長管教有很多原因,有的是覺得父母太強勢太嘮叨,覺得自己該有自己的權利、隱私及生活,下面詳細說說為什么孩子管教不聽。
1、家長不重視承諾,信用不好
在孩子小時候,很多父母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會對孩子做出各種承諾。比如,要求孩子吃飯快點,會承諾孩子吃完帶他出去玩,又比如承諾孩子考試考得好就獎勵什么,結果卻以種種理由推脫。
要知道,你對孩子的每個承諾本質上都是一份協議,是一份口頭合同,你不斷的違約,自然信用就很不好。孩子還小,他對你沒辦法,但他并沒有把這些事忘了。盡管不是故意記住這些事,但事情發生多了,孩子自然就加深了印象。結果就是你說的什么他都將信將疑。
等他長大了,自以為有能力反抗了,于是自然就開始不聽話了,也習慣性地反抗了,反正你說的也不算。這種不聽話是父母失去信用的直接后果。
2、家長沒有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這也是一個而較為普遍的現象。父母對孩子有很多要求,但對自己卻沒有任何制約。比如,要求孩子認真做作業,自己卻在一邊刷手機或者刷劇。
孩子會在內心里覺得不公平,為什么我要認真做作業,你們卻可以在玩?很多家長會這樣給孩子解釋,爸爸媽媽一天上班很累了,回家自然要休息一下,你是學生,必須要把學校的作業認真完成。但這種說法毫無說服力。
孩子心里會有一個疑問,我白天上學也很累啊,為什么我回家還得做作業?等他長大了,發現根本不是這么回事,那他憑什么再相信你?相反,如果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父母在邊上看書,或者也在學東西,那孩子的心里就會平衡很多。父母的這種言傳身教比你說一通大道理實在得多,也有用得多。
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家長要他努力學習,一般孩子都會聽。因為他親眼看到父母也是這么做的,且一直是這么做的。相反,孩子寫作業,父母打麻將,你要他努力學習,等孩子大了,你覺得他有多大可能會聽?
3、家長過分溺愛,導致孩子從小就無法無天
這種情況是最糟糕的。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孩子還小,他不懂事。然而事實是,孩子懂,最起碼是朦朦朧朧地懂。
孩子在父母眼里永遠是孩子,有的父母對孩子千依百順,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總是想方設法的滿足,但這種滿足最后會害了孩子。會讓孩子有一種錯覺,就是無論他做什么,你們都不會發對。
等他長大了,你們開始反對他的決定,要他這么做或者那么做的時候,你覺得他會聽嗎?他會習慣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一種態度,一種信用。這種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才會知道父母說的話是認真的,不會隨意改變的。等他長大了,已經習慣性地會考慮父母的意見,自然不會處處和父母對著干了。
4、父母雙方互相拆臺,家長權威蕩然無存
有的夫妻會毫無顧忌的當著孩子的面反駁或者否定另一半的決定或者意見。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行為。因為這種行為會不斷地損害另一半的權威。
有的家庭媽媽說了不算,必須要爸爸同意才算數。那么在這個家里,媽媽的地位就受到了損害,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媽媽在孩子面前的話語權基本沒有。
因為孩子不會聽她的,除非她的決定本身是順著孩子的,對孩子有利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媽媽的尊嚴在孩子面前蕩然無存。最壞的情況就是夫妻雙方都經常這么做,甚至經常搶白和挖苦對方,這樣的結果必然是父母雙方都在孩子面前喪失尊嚴。一旦孩子已經開始不尊重父母,甚至小看父母的時候,他會聽父母的話才是怪事。
教育孩子是一門大學問,必須從小開始做起。如果父母講信用,以身作則,并適當維持家長的尊嚴,孩子無論多大都不可能完全忽視父母的意見。
任何孩子身上都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家長是什么樣的,孩子以后大概率也會成為那樣的人。因此,教育孩子是從小開始做起的,如果孩子從小就信任父母,尊重父母,那不管多叛逆,也絕不會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
當孩子完全不把老師的話當回事時,老師可以聯系班主任來解決,班主任解決不下的可以找到家長來溝通,與家長一起協商管理方案。下面說說完全不聽老師管的孩子怎么辦。
1、其一,進行原因分析。
家長務必充分的冷靜,以完全站在孩子的角度來傾聽,讓孩子敞開心扉,盡情表達,然后,慢慢的用孩子的情感來感受,來相互交流,問題診斷就必須完整把握孩子產生不喜歡老師的根本原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
2、其二,針對原因施策。
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長就應該在傾聽交流的基礎上,開始產生問題的原因確認,關鍵是這個原因需要得到孩子認可,那么,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許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3、其三,正確面對,積極引導。
作為家長一定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情緒,對孩子明確的引導,與孩子一起制定后面行動計劃,尤其是怎樣做的步驟交給孩子,以求逐步進步和改變。
4、其四,換個角度看待問題。
當產生問題之后,必須教會孩子換位思考,以包容的心態積極的態度去認知老師,理解老師,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進而,接受老師。
5、其五,反思自己作出改變。
啟發孩子積極反思,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特別是好好審視自己,是否是自己看法不對,或者誤會老師,或者太過主觀,或者認識存在較大偏差等等,通過敢于解剖自己,進而,促進自己變化。改變對老師的看法。
6、其六,別做比較,重新認識。
家長告知孩子,千萬不要把過去自己認可的好老師拿來與現在不喜歡的老師作對比,特別是帶著原來固有的感知,不能客觀公正地認識現在的老師,導致不接受現在的老師,為此,務必重新認識,主動接受老師,有一個接納的心態,與老師建立新的感情。
7、其七,求助老師,三邊協力。
家長與孩子通過積極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依然效果不佳,那么,就務必與班主任或者直接與老師友好真誠的溝通,求助老師的幫助,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甚至可以直接讓孩子與老師面對面交心,積極化解誤會,各自根據對方需求而作出改變,求得三邊的協力,營造更好的氛圍,與老師建立更加信賴的關系,更加親近的師生情誼。
以上就是管教孩子不聽怎么辦的相關內容,一句話,家長對于孩子的管教應該是嚴寬適度的,既要讓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和隱私,但是孩子畢竟小不懂事,不能觸碰一些原則。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