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9-05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高中正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時期,家長更應該引導好孩子,孩子完全不聽父母的話,家長也得自我反思了,是不是家里太寵溺孩子了,讓孩子變得恃寵若嬌。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17歲高一男孩完全不聽父母的,怎么辦。
有的孩子完全不聽父母話,雖然孩子有很大層面的問題,但問題都是雙向的,家長身上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例如有的家長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給的陪伴和關心過少,孩子與自己比較疏遠。
1、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現在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所以成年人的生活壓力其實也越來越大,再加上家里面還有個孩子,壓力肯定就更大了,這些壓力也非常容易影響到家長的心情。
有的時候如果孩子再出點什么事情,家長就會“火山爆發”,把所有的情緒都灑到孩子身上,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叛逆。
所以說,筆者建議各位家長一定要把工作和生活分開,特別是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有和孩子保持一個好的交流方式,孩子才會選擇聽家長的話。
2、學會和孩子溝通
很多時候家里面出現“硬碰硬”的情況,大多數都是家長和孩子之前缺乏交流,家長總是固執己見,堅持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而孩子也是不屑一顧,完全不顧家長的感受,獨來獨往,兩個人就這樣互不交流,肯定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
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然后再根據孩子的需求去制定相應的教育計劃,這樣對家長和孩子都好。
3、允許孩子自由發揮
如果家長總是一味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所規定的路線發展,而不給孩子應有的辛苦空間,這樣也是不行的。
每一個孩子她們天生都是愛自由的,即便她們再需要父母的幫助。但是作為父母也不能剝奪她們獨立思考,自由發展的空間。
如果孩子總是按照家長規定好的去做,即便之后真的變得優秀,但是孩子的心理肯定也是不健康的,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陰影。
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給孩子他們獨立思考的空間,最好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給孩子安排一個他們自由活動的空間,做到讓孩子自由生長。
當男孩成年以后,自身的獨立意識會越來越強烈,覺得自己可以做主了,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不真正讓孩子明白一些道理,只是用打罵的形式,反而會適得其反。下面就聊聊18歲男孩為什么不聽父母話。
1、孩子犯錯時,父母首先大肆批評。孩子是避免不了犯錯的,只有一個一個錯誤經歷過了,孩子才能吃一塹長一智,然后因此成長。但是很多父母常常會第一時間就開始對孩子發怒,接著就是指責孩子的不是,在情緒無法控制的態勢下,孩子應該從錯誤中得到的教訓反而被忽略。
2、孩子受挫時,父母在旁嚴加否定。孩子受到挫折,想要的是情緒上的撫慰,而不是在失落狀態下還要接受父母的人生箴言。有的父母會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在旁邊說一句“你的性格就是需要磨練,這點小事都做不好”,聽在耳朵里就會把重點放在后一句,孩子的心情會比原來更難受。
有很多父母因為與自己的孩子有代溝,很多時候是不明白孩子心理活動的。孩子這個時候已經成為一個小大人了,希望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和生活,下面說說十七歲男孩不聽話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1、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孩子如果變得叛逆,家長的第一個想法肯定就是要繼續嚴加管教孩子,甚至是比之前管教得更加嚴格,認為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之前自己管得太松了,讓孩子有機可乘。
但是事實上,孩子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孩子被管得太嚴了,壓抑了孩子們的天性,才會導致他們的逆反。
如果家長長期如此還不知道改正的話,那么肯定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影響,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到最后變得家長真的無法管教,等到了那時候各位家長可能就真的無計可施了。
2、孩子沒有主見
很多家長都喜歡為孩子做決定,畢竟自己的社會經驗豐富,為孩子鋪好路,以后孩子里可以少走彎路。
但是家長如果長期這樣替孩子做決定,沒有給孩子她們自主選擇的機會,這對于孩子來說就是剝奪了她們獨立自主的機會。
這樣持續下去,孩子由于沒有得到相應的鍛煉,只會變得缺乏自主意識,以后什么事情都要依靠父母來做決定,即便長大了也會沒有擔當,根本就沒有辦法獨立處理事情。
3、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況
對于孩子的心理影響最大的其實就是家庭氛圍,和諧美好的家庭氛圍對于孩子的影響也是好的,孩子會變得陽光開朗。
但是如果家長在家里長期壓迫孩子,和孩子吵架,管教孩子,孩子的心理肯定也是昏暗的,長期這樣得不到改善,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而且家長如果經常和孩子“硬碰硬”,那么兩個人之間的親子關系肯定也是不好的,孩子遇到任何事情都不愿意和家長說,堆積在心里的事情越來越多,再加上家長的施壓,對于孩子的心理來說是極大的傷害。
總之,對于孩子的管教也是一門課程,家長想要將孩子塑造成才,在面對這些這些成長過程中的阻礙時就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以上就是17歲高一男孩完全不聽父母的,怎么辦,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