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9-05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之所以不聽從家長的管教,是因為孩子不喜歡父母的說教,覺得父母說多了也沒有用,反正就是不聽,甚至父母說的直接屏蔽,下面詳細說說孩青春期不聽管教怎么辦。
當父母發現孩子有問題時,家長也要學會自我反省,思考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對,甚至可以看看別的家長是怎么做的,學習一些教育子女的書籍,與孩子一起共同進步。
1、耐心溝通
叛逆期的孩子都很難溝通,對于家長和老師的話大部分都聽不進去,家長和老師在與其溝通的時候要多些耐心,這個時期的孩子犯一點錯是難免的,只有多些耐心,和孩子細心的溝通,知道孩子的心里想什么,才能教好孩子。
2、舒緩壓力
許多家長和老師只知道給孩子學習壓力,卻不會和孩子交流,不知道孩子的心理情況,繁重的學習作業,考試名次排名,只知道要求孩子要考上好的學校,卻不顧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實孩子們的壓力不比家長小,精神壓力過大沒有適當的放松的話,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3、尊重信任
青春期的青少年心靈的成長,渴望自我做主,遭到家長和老師的否定,其叛逆的心理就會增加,有一種你認為不行,我就要做給您看的念頭,要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可,家長和老師不應該只看到孩子的缺點,要多注意孩子的優點,對孩子一定的信任,該放手的要放手讓孩子去做。
4、換位思考
其實每一位家長和老師也是從青春期長大的,也有過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時候,要多換位思考,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找出問題的原因,才能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男孩在青春期時有充沛的精力,對新鮮事物也充滿好奇心,總會覺得家長絮絮叨叨,不想與父母言語,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學會從自身找原因了。
1、孩子的個人想法不能表達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用“堵”代替“疏”,這就意味著他們并不會考慮孩子的實際需求,也不會考慮孩子的實際想法,只會一味地把問題給堵上。
但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想法表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強,所以他們在面對家長的一些要求時,就會表現出比較叛逆的樣子。因為孩子的想法會比較單純,所以他們會通過一些看似不合理的方式,向家長表達著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鄰居家的小孩就是這樣,因為鄰居每次在各種要求或管教孩子后,孩子就會和鄰居頂嘴。雖然這種做法看似不聽話,但其實正是孩子在和鄰居溝通,努力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所以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如果總是遇到孩子不聽話、頂嘴,總是有自己的理由,那么不妨可以多問一嘴,看看孩子是不是有自己的想法想要表達。
2、孩子覺得家長不認可自己
任何一個人都需要他人對自己的認同和贊賞,所以家長如果總是對孩子挑刺,總是覺得孩子這不好,那不好的,這其實會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家長對自己有不滿意。
那么孩子在出現這樣的理解或誤解后,他們可能會有意識地進行反抗,想要向家長傳遞著自己的實際價值,以此證明家長的說法或認知存在問題,所以會出現一些看似不服管的情況。
我小的時候,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因為父母總是對自己各種挑刺,認為自己這做不好,那也做的不好,所以,我一直覺得父母對自己是不認可的。雖然在長大后,我也能理解父母的這種行為,但是這種想法已經存在于大腦當中了,所以對于父母始終有著不滿。
所以作為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因為他們可能只是通過自己的不滿,和家長做著對抗。
3、孩子覺得家長在操控自己
那么有的家長,對于孩子具有很強的操控性,他們對于孩子的一切,都有著想要操控的欲望,所以孩子在這種影響下,往往也會覺著家長對于自己的一切,管得都比較多。
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他們對于自己的事情也會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會出現不服管的表現,家長也就會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難管教。但是家長對于孩子的這種不服管,又會感到非常的生氣,所以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地讓孩子聽話,甚至會動用武力。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暴力傾向時,就要引起重視了,這是非常不好的行為習慣,家長應該等孩子冷靜后好好與孩子談談,下面具體說說青春期有暴力傾向的男孩怎么管教。
1、家長不要以暴制暴
青春期的男孩脾氣暴躁,容易發脾氣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應該體諒一下孩子,只要孩子的行為沒有很過分,家長最好不要和孩子計較,畢竟每個人都是從青春期這個階段成長過來的,所以也會深有感觸。
如果孩子出現了原則上的錯誤,家長也不要和孩子硬碰硬,畢竟石頭碰石頭最后只會兩敗俱傷,所以以暴制暴對于孩子來說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而且還容易刺激到孩子的內心,讓孩子產生暴力的傾向。家長最好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找到孩子的易怒點,比如說有些孩子在青春期不喜歡家長進自己的房間,那么家長就可以遠離孩子的這個易怒點,從而避免孩子發脾氣。
2、不要激怒青春期男孩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愛發脾氣就是因為對孩子寵愛過度,才導致孩子的這個行為,因此這些家長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會使用暴力,而且還會多次激怒孩子,從而讓孩子知道只要孩子發脾氣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從而杜絕孩子發脾氣的現象。可是,如果長期如此,孩子的內心就會一直被壓抑著,而且很有可能在某天全部爆發出來,到那時事情的嚴重性我們不得而知,所以家長一定不要刺激孩子讓孩子發脾氣。
并且,這對孩子的身體會有很大的損傷,畢竟老話有“久怒傷肝”的說法。其次,刺激孩子的情緒會激化事情的矛盾,讓原本很小的事情擴大,不利于解決問題。最后,這還會影響親子之間的感情,很容易讓孩子與父母之間出現隔閡。所以,家長一定要理智對待待處于青春期的男孩。
3、不要刺激孩子的負面情緒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放學后的情緒不對,可以試探性的問問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如果孩子愿意說出來那是極好的,可是如果孩子不愿意說,那么家長也不要強迫孩子,畢竟一直持續逼問孩子會激化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的情緒被激化,更不利于問題的解決,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冷靜的時間,讓孩子單獨處在房間內,思考所發生的事情,等到孩子想通后,不用家長操心,事情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方式最好是像朋友那樣無話不談,而不是,像死對頭那樣三句話就吵了起來,希望各位家長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陪孩子一起度過這個令人頭疼的青春期。
總之,父母在面對孩子叛逆時,需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不要輕易下結論,也不要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簽,要耐心地陪伴孩子進步和成長。以上就是男孩青春期不聽管教怎么辦的相關內容,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