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9-12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溝通是解決問題的良藥。對于孩子偷錢這個問題,家長一開始的立場就不正確,覺得反正是孩子錯了,家長怎么說教都不算過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很有問題的。接下來說說9歲孩子拿別人東西還撒謊的相關話題。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不能只顧著自己發(fā)泄怒火而全然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如果家長總是打罵則會引起孩子的不滿。
1、尊重孩子的隱私。導致父母與子女關系緊張的原因之一是孩子日漸增強的獨立性與家長對孩子的約束,不幸的是,許多家長很少想到應當了解孩子生活中的哪些內容,如孩子的閑暇在哪兒消磨,作業(yè)完成沒有,在校表現如何等。隨著孩子的長大,家長應幫助孩子發(fā)展獨立性,給孩子提供一塊屬于他的小天地,如房間、電話、信件。
2、認識孩子的朋友。研究證明,撒謊的孩子通常有撒謊的朋友,孩子一旦入學,極有可能交上家長并不喜歡但又無法控制的朋友。有時他們把這種朋友關系看得比父子關系還重要,因此,家長應了解孩子的朋友,并有權告訴孩子,他們不贊同某個朋友,但必須拿出這個朋友不良行為的證據。要使孩子與壞朋友決裂,家長必須作好充分的思想準備,采取恰當的方式,如介紹規(guī)矩的新朋友,開展有益活動,甚至轉學。
3、要有對付說謊的策略。通常,強迫孩子坦白是最糟糕的辦法,雖然你"成功"地證明孩子是說謊者,但在道德品質上給了他什么教訓呢?有經驗的家長會查找說謊的原因,防止說謊再次發(fā)生。如果說孩子的撒謊是一個警鐘,那么應對孩子講明這個警鐘的重要性。
4、相信孩子。也許家長培養(yǎng)講真話的孩子最重要的貢獻莫過于發(fā)展一種相互信任的關系。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表示信任,不論多大的孩子都會感到自豪。在法庭上,被告未被證明有罪之前都是清白的,但在家里卻不同,年幼的"被告"一開始就被認為是有罪的。
即使發(fā)現孩子撤了謊,對他們的信任也不應結束。可以告訴孩子,一個謊言可以饒恕,但如果謊言繼續(xù)發(fā)生,就可能像喊"狼來了"那個男孩子那樣失去了人們的信任。
家長不要覺得孩子拿別人東西就是故意的,實際上孩子也不會無緣無故這樣做,只是處于一種對物品歸屬權認知不清的結果,或者單純想擁有而已。
1、對孩子的需要應適度滿足。現在的家庭孩子想要就能有,如果不能滿足,就會出現“強占”或“私拿”,這是孩子思維的一個誤區(qū)。因此不要全部滿足孩子的需求時,可以讓孩子通過努力去實現。
相反,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于嚴格,不允許孩子隨意獲得他并不太需要的東西,但如果家長既不給他提供,又不作解釋,就會使孩子感到失望。很可能導致他產生把別人的東西拿過來作為己有的不良行為。
2、幫助孩子形成所有權概念。平時一定要告訴孩子:這是別人的東西不能拿,需要得到別人的同意才能拿。在這個規(guī)則中,我們成人比較容易重視前半句,就是“別人的東西不能拿”,沒有經過同意,我們也不能隨意地拿取孩子的東西。
孩子恰恰透過我們對他的物品的尊重來體驗到尊重感、界限感,進而才能夠去尊重別人的東西,不拿別人的東西。
3、幫孩子形成是非觀念。家長發(fā)現孩子偷拿東西時一定要保持冷靜的態(tài)度,千萬不要鄙視孩子。控制情緒,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注意維護孩子的自尊。
另外,家長也鼓勵孩子主動道歉。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物歸原主。事后,也要嚴格監(jiān)督,多點耐心教育。讓孩子知道偷拿行為不可取的,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
4、須警惕孩子說謊。若孩子經常“拿”東西,家長則要格外當心。家長要經常檢查孩子的書包,即使多一件小物品,也要問清來路。如果孩子說是朋友送的,即使懷疑孩子說謊,也不要當場表露,但私底下要跟小朋友家長核查,不要輕易定性孩子偷盜。家長絕對不能對孩子拿別人東西視而不見,以防患未然。
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心自然是虛的,處于害怕家長的責怪。于是就需要通過撒謊的行為來保護自己,下面具體聊聊為什么9歲孩子拿別人東西還撒謊。
1、逃避責備。
孩子因為做了錯事,怕被人責備而撒謊,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時,往往最容易隱瞞、說謊。
2、家長的管教比較嚴厲。
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比較嚴格,這是好的,但有的則太過分、太嚴厲,動輒打罵,孩子見到父母像老鼠見了貓,生長在這種環(huán)境下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撒謊。孩子往往想通過一句謊言來避免一頓“皮肉之苦”。
3、孩子的虛榮心作怪。
有些孩子,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往往容易胡編亂造,瞎吹瞎說。
如果孩子拿別人東西還撒謊,家長不加制止和引導的話,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的,下面來聊聊9歲孩子拿別人東西還撒謊的后果。
1、經常說謊會滋長青少年的虛偽性,養(yǎng)成不誠實的品德;
2、影響人際關系,容易造成與父母、老師、同學和其他人的誤解和隔閡;
3、老是說謊的人,無法讓人相信他,就是說他使人失去了信任感,即使有時他說的是真話,也沒有人敢輕易相信了;
4、青少年長時期說謊,會形成一種說謊的習慣,變成嗜好,難以徹底改掉。
當家長發(fā)現孩子拿別人東西還撒謊時,家長不要心急,先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才能對癥下藥。
1、不要立即當眾指責或教訓他,最好是另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單獨與孩子談。要仔細了解孩子說謊的潛在原因,比較小的孩子由于判斷不準,往往把心里想的當作事實說出來,家長要用心去體會孩子的內心需求,而不是簡單責備孩子說假話,并且耐心教導孩子區(qū)分現實與幻想;如果撒謊是為了避開痛苦的經驗或回憶則應該真誠關懷他,指導他直面問題,敢于承擔責任。
2、應獎賞孩子的真話,不用打罵、懲罰、斥責等消極方式對待孩子。有的孩子撒謊是為了逃避處罰,家長應該忽視孩子的謊言,接納孩子的恐懼情緒,容許孩子犯錯,讓孩子有說實話的勇氣,說實話時要多加獎勵;不要嚴厲處罰,用嚴厲的懲罰來威脅孩子,往往會讓孩子說更多的謊,更加狡猾,以便不被你發(fā)現。
3、成人要以身作則,給兒童樹立正確的榜樣。教導孩子認識和適應社會,學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區(qū)分交際語言和說謊的不同。
總之,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派來的天使,但天使也有不完美之處,家長需要正確去引導孩子走上正途,陪伴孩子幸福快樂地成長。以上就是9歲孩子拿別人東西還撒謊的相關內容,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