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9-0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家長想要管教好s偷錢撒謊的孩子,就需要先了解孩子偷錢和撒謊的動機,孩子偷錢背后有很多原因,欲求得不到滿足,撒謊則是對自我的一種保護反應,下面小編就帶各位家長朋友們具體了解一下小孩子愛撒謊偷錢該怎么教育。
有的家長很苦惱,自己對小孩好吃好喝供著,熊孩子卻不讓家長省心,竟然學會了偷錢,撒謊起來臉不紅心不跳的。
1、錢收好放好,別那么輕易被孩子翻到;
2、偷錢也好,撒謊也好,我們要反思我們是環境的營造者,是怎樣培養出孩子這些壞毛病的;
3、盡量把孩子帶在身邊,給足父愛和母愛;
4、想糾正孩子的壞毛病,首先父母做好榜樣、身教。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偷錢撒謊的行為時,家長也需要自我反思,平時家庭成員有沒有撒謊的例子,家長只有了解小孩子愛撒謊偷錢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
1、所有權不清晰
四五歲的孩子,他們看似年齡在漸長,但是心理卻依舊不成熟。在這些孩子心中,對物品的所有權沒有任何概念,甚至不能準確的區分“你我他”。在孩子看來,父母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所以才會想著去偷錢。當然,他們更不懂偷拿東西的行為是卑劣的。
2、金錢觀錯誤
可能之前,父母對孩子一直有求必應,所以他們養成了高漲的消費欲望。對于喜歡的東西,總想著讓父母購買,畢竟之前沒有被拒絕過。人的欲望都是無法填滿的,最初孩子想要的是一根棒棒糖,但后來可能想要一筐玩具。父母若是此時拒絕,他們就會想著去偷拿錢財,好方便自己購買。
3、管控太嚴格
與有求必應相對立的是父母的過分管教,為了讓孩子養成節約的習慣,嚴格控制他們的日常花銷。哪怕是必須的學習用品,父母也要權衡再三,甚至不斷的說教。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孩子就會產生反抗心理,他偷錢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擺脫父母的掌控,然后獨立去支配自己的喜好。
4、交友不慎
有些家長表示,自家孩子之前明明很誠實,表現也很優秀,可突然間就學會了偷錢,而且還撒謊。對于孩子的“突變”,父母真的要警惕,這多半是他們交友不慎導致的。古時候“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孩童時代,他們的自制力太差,只要身邊有“壞孩子”,很快就能“近墨者黑”。
家長面對愛撒謊偷錢的小孩子時,家長在問清楚緣由后應該采取正確的措施,教會孩子撒謊的危害,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懲罰等。下面詳細說說小孩子愛撒謊偷錢怎么辦。
1、父母可以在不揭穿孩子的情況下,當著孩子的面責罰小偷行為,并且對這樣的行為表示憤慨和鄙視。大多數孩子會從中得到教育并從此改正。
2、寫封信工留個條給孩子。強調“相信這是你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這種做法不少人應用后覺得很有效。
3、屢教不改的孩子要揭穿,要嚴勵責罰,并要作出保證。孩子的第一次說謊和第一次偷東西就發現并正確處理十分重要。
家長想要糾正小孩子愛撒謊偷錢的不良習慣,家長就得先自我反省,是不是對孩子的零花錢太克扣了,是不是大人有撒謊的行為孩子才會跟著模仿。下面詳細說說小孩子愛撒謊偷錢家長怎么糾正。
1、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錢是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不能不告訴父母就偷偷摸摸的拿錢,需要什么東西只要合理,父母肯定給你買。年齡合適的話,可以定期給一些。
2、調查一下孩子的結交環境
會不會小孩受同學朋友影響為滿足虛榮心而偷錢?
會不會小孩受到別人慫恿甚至威脅而這么做?
3、自省
若孩子到了可以獨立消費的年齡了,家長是不是要適當地給他一些,既鍛煉他合理規劃消費的能力又不會有自卑感。
小孩子想要改掉愛撒謊偷錢的行為,家長就得學會充當孩子的引路人,教會孩子明辨是非,認識到偷錢和撒謊都是不對的。
1、查清原因,不反對棍棒教育,但是棍棒教育起到的作用不大,很有可能是反作用。這里查明原因就需要家長自己反思,平常給孩子的錢是不是不夠用或者是孩子有特別想要的東西這一類,總之是想辦法找到原因。
2、說理教育和棍棒教育結合,雙管齊下,把孩子的不良習慣扭過來,當然是注意輕重哦,個人建議,畢竟教育是手段,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才是女的。
3、注意后期鞏固,良好習慣和品性是長期形成的,不要這一次教育好了就不管了,這樣治標不治本,要多關注孩子。
總之,當家長發現孩子有偷錢撒謊的不良習慣時,家長不要非打即罵,而是應該正確引導,讓孩子從心里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上就是小孩子愛撒謊偷錢該怎么教育的相關內容,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