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9-23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對于學習不驕不躁,不氣不餒,才能正確應對漫長的學習生涯。當家長發現孩子有了厭學心理以后,不應該指責孩子,而是多鼓勵認可孩子,讓孩子正確評估自己,才能獲取進步,克服厭學心理。下面就詳細聊聊如何矯正孩子厭學。
家長想要矯正孩子的厭學心理,家長就應該明白孩子的心理特點,找到孩子厭學的結癥,才能對癥下藥,真正幫助孩子。
1、幫助孩子釋放學習壓力
物極必反,很多孩子都想自己擁有一個好成績,自己能夠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同樣也能讓家長臉上有光。但是巨大的學習壓力讓孩子感到窒息,在考試沒發揮好時對自己感到失望,看不到學習的用處。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排憂解難,不要強迫孩子,而是帶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讓孩子暫時遠離學習,放松身心再重新出發。
2、鼓勵認可孩子
當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時,孩子更渴望的是家長的理解和認可,而不是指責批評。家長的責怪會讓孩子想不開,覺得家長無法理解自己的心思。家長應該在孩子彷徨無助時對孩子表達鼓勵,告訴孩子:你在爸爸媽媽眼里永遠都是最棒的,我們相信你會做得更好,出現這種厭學情緒是很正常的事,我們會一直陪著你,你不要有太大心理壓力,竭盡全力就好。
3、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家長也要學會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不要下班回到家就“葛優躺”玩手機,而是多看書,陪伴孩子成長,多和1孩子溝通談心,不是事事都聊到學習上去,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而是讓家里充滿和諧和友善,不要打擾孩子學習,讓孩子有獨立的學習空間和時間,幫助孩子調整好學習狀態。
家長要注意了,當孩子出現以下這些情況,就說明孩子很有可能有厭學的情緒了,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這樣,但是可以給家長朋友們提供一個參考。
1、逃學逃課
當孩子出現嚴重的厭學情緒時,孩子在學校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來,學習在他們看來索然無味,在教室里如坐針氈,于是原本乖巧懂事的孩子學會逃學逃課,趁老師不注意就想溜出去,不管去哪里,只要別面對學習即可。
2、逃避學習看書
孩子厭學以后,很排斥看書學習,他們一看到書桌就很疲憊很困倦很壓抑,不想面對學習和課本。他們常常對課后作業敷衍了事,想著抄襲同學的作業,對于考試也變得無所謂,不想思考也不求上進。
3、興趣轉移
有的孩子在厭學以后,內心實際上是很焦慮的,他們不想面對學習,卻又害怕無法承擔不學習的代價,害怕父母的說教。于是他們為了填補內心的空虛和寂寞,選擇通過游戲、談戀愛等來填補內心的空虛,讓彷徨的心好受一些。
孩子厭學也不是無緣無故的,這是家長長期壓抑的結果,早有征兆,只是家長和老師沒有及時捕捉到孩子的情緒罷了。下面就來詳細說說孩子厭學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1、家長愛拿孩子作比較
有的父母總是喜歡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總是當著孩子的面說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的優秀,學習成績很好,懂事乖巧不讓人操心,而自家孩子不及人家孩子的一丁點兒。這樣的貶低讓孩子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于是孩子會破罐子破摔,反正家長也不喜歡他們,于是像壞孩子那樣做,整天惹是生非,對學習高度反感,對生活的也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2、家長期待過高
有的孩子總是喜歡把自己想要完成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是自我夢想的延續。從下就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尤其是學習成績必須出類拔萃才有可能出人頭地。這樣的高期待高標準讓孩子感到沒有自由,覺得父母很自私,覺得是為別人而活,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3、孩子聽不懂學不會
還有的孩子學習基礎比較薄弱,不知道怎么學習,學習態度很端正,但是學習方法不正確。這就讓孩子學習知識點沒有效率,花的時間長,學得很吃力,但是又看不到效果,總是看到別人勞逸結合學得很輕松,考試總是比自己強,他們會感到很痛苦。這讓他們覺得努力沒有用,逐漸排斥學習。
總之,孩子的學習是很枯燥無味的,長期做一件事也會讓孩子厭煩,家長要理解孩子這種心理特點,家長應該多鼓勵認可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克服厭學情緒,正確應對學習。以上就是如何矯正孩子厭學的相關內容,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