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3-04-06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情緒是一只“小怪獸”,當我們成為情緒的主人時能控制好這只“怪獸”,不受其影響;當我們對自身行為把握不足、被情緒影響時,就容易被情緒影響,甚至被“怪獸吞噬”。以四年級的孩子為例,他如果脾氣暴躁易怒,很容易影響身體健康、學習狀態和家庭和諧。那么,四年級的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應該怎么辦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有以下幾點建議,希望能給到您幫助。
1.平時做好功課,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當孩子出現脾氣暴躁的情況時,其實就已經有些晚了。關鍵還是在平時,即使孩子已經有脾氣暴躁的現象,也要在平時做好功課,多和孩子溝通交流,深入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當孩子出現某種行為時,能夠一語中的指出孩子的想法,就能對癥處理,更有效地解決。
2.平時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又想起一個笑話。孩子爸爸平時工作忙,接送孩子都是媽媽的事兒。有一次,孩子爸爸正好有事回來了,放學的時候,就自告奮勇去接孩子。爸爸去了孩子的小學門口,左等右等不見孩子出來,就很奇怪。孩子都走完了,他趕緊給孩子媽媽打電話,說,孩子不見了,沒接到。那邊媽媽哈哈笑起來,說,孩子都回來了!爸爸回到家才知道,孩子已經上初一了,可他去了小學!
可見,這樣的爸爸平時根本不關注孩子,如果孩子生氣,肯定不知道孩子是因為和同桌爭執了,還是數學老師罰站了。如果平時了解,孩子回家和媽媽一撇嘴,肯定是和同桌鬧別扭,為什么?因為每次都這樣。這就是功課。
3.審視自己,做出榜樣,言行一致,身教勝于言傳
有一對父母,下午3點半以后,就不再看手機。為什么?因為3點半以后孩子放學,在孩子面前,他們從不看手機,不看電視,不玩游戲。在孩子面前,他們看書,或者練字,或者干家務,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正是在這樣一對父母的影響下,他們的兩個孩子,專心學習,認真看書,一個考上清華,一個考上北大。
家長看完這個事例是不是需要審視一下自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孩子很容易就跟著父母學習,父母對孩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非常大。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很多習慣和做法并不是遺傳,而是整天相處中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影響都會轉化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所以,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建議各位父母要做好自己,做出榜樣,言行一致,身教勝于言傳,從平時做起,孩子脾氣暴躁的性格就很容易自然消失。感謝您的閱讀!
上一篇:15歲女孩動不動就發脾氣
下一篇:孩子易發脾氣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