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了,作為父母也很煩惱。青春叛逆期是每個父母要過的一道坎,處理得好那就大家皆大歡喜,處理不好那么就是兩敗俱傷。那么孩子10-16歲叛逆期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好的教育方法到底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0-16歲叛逆期教育方法
學會理解孩子
誰都是從這個年紀過來的,所以我們應該足夠的理解現在孩子的一些行為是因為荷爾蒙的轉變造成了他們的心理也發生了一些轉變,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在用家長的權威,或者是一些比較偏激的想法去教育孩子,那么自然會起到一定的反效果,所以我們要學會理解孩子,懂得孩子內心的想法,并且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
不要覺得孩子這些轉變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我們要知道,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只有理解了孩子,我們才能夠走進孩子,更好的幫助孩子克服叛逆期的問題!
別輕易對孩子說“不”
對于叛逆期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的是獲得我們的肯定,絕對不是我們的否定,所以很多家長習慣性的在給孩子說不的過程中,就有可能讓孩子產生一些比較厭倦的心理!從而加重的孩子叛逆期的情況。
所以大家千萬要注意,我們需要足夠肯定孩子,只有肯定的孩子,他們才愿意把內心的想法告訴我們,我們才能夠幫他們分析并且做出判斷,不管孩子做出什么事情,肯定都有他們的原因,只有知道他們的原因才能想出解決的辦法,家長們千萬要注意了,經常對孩子說不,孩子就會拒絕和家長溝通交流,那么相處起來就更加的困難了!
足夠的溝通
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了,不能以家長的權威區壓迫他們,而是應該站在一個比較平等的狀態,不要試圖去打聽孩子的隱私,而是讓他們自己透露出來給我們聽,這一點可能很難。
家長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應該建立起這樣信任的關系,最好的關系就是和孩子成為朋友,不要讓他們覺得我的父母怎么怎么樣,而是讓他們足夠的相信你們,相信你們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而不是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困惑,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敞開心扉的和我們交流,我們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
對于叛逆期的孩子來說,和他們相處是很需要技巧的,我們只有掌握了這些技巧,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我們也可以理解,家長是抱著為孩子好的想法,但是如果沒有好的方法,那么肯定會起到反效果的,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孩子教育可是一個大問題!只要我們正確的引導,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10-16歲叛逆期的表現
1、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性上最突出的表現是呈現成人感,由此而加強了少年的獨立認識。如他們慢慢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過多的照顧或干預,否則心理便產生膩煩的心情;對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別,不愿意遵從父母的意見,并有激烈的表現本人意見的愿望;對一些傳統的、權威的結論持異議,常常會提出過激的批判之詞。但由于其社會經歷、生活經歷的缺乏,經常受阻,又不得不從父母那尋覓辦法、途徑或協助,再加上經濟上不能獨立,父母的權威作用又強迫他去依賴父母。
2、成人感與幼稚感的矛盾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性突出表現是呈現成人感---以為本人曾經成熟,長成大人了。因此在一些行為活動、思想認識、社會交往等方面,表現出成人的款式。在心理,盼望他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了解他。但由于年齡缺乏,社會經歷和生活經歷及學問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為上常常自覺性較大,易做傻事、蠢事,帶有明顯的小孩子氣、幼稚性。
3、開放性與封鎖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需求與同齡人,特別是與異性、與父母對等交往,他們盼望別人和本人一樣彼此間敞開心靈來相待。但由于每個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他們的這種渴求找不到釋放的對象,只好訴說在日記里。這些日記寫下的心里話,又由于自尊心,不愿被別人所曉得,于是就構成既想讓別人理解又懼怕被別人理解的矛盾心理。
4、渴求感與壓制感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由于XING的發育和成熟,呈現了與異XING交往的渴求。比方喜歡接近異XING,想理解XING學問,喜歡在異性面前表現本人,以至呈現朦朧的愛情念頭號。但由于學校、家長和社會言論的約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XING的認識上存在著既十分渴求又不好意義表現的壓制的矛盾狀態。
5、自制性和激動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獨立性、成人感呈現的同時,盲目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增強,在與別人的交往中,他們客觀上希望本人能隨時盲目地恪守規則,力盡義務,但客觀上又常常難以較好地控制本人的情感,有時會莽撞行事,使本人墮入既想自制,但又易激動的矛盾之中。
所以對于有出現10-16歲叛逆期的表現孩子的父母來說,這一階段是十分重要的。孩子想要父母的關注與偏愛,父母又希望孩子懂事聽話。那么父母是需要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充當孩子的陪練的。好啦,以上就是關于10-16歲叛逆期教育方法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您的閱讀。
上一篇:暫無
下一篇:10歲的孩子叛逆期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