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初中,一方面進入青春期,情緒波動大、煩惱多,另一方面學習任務又更重了。叛逆、不想學習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他們是因為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太大。下面為大家解答初二叛逆期不想上學怎么辦這個話題吧。
1、在尊重的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傾聽孩子,而非只要求孩子聽家長的,認為自己的都對,都是為了孩子好。
我們要幫助孩子,讓他學會做一項決定的同時分析背后的利和弊,并承擔由此帶來的后果。當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與傾聽,才能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孩子才更有可能與您多分享,多討教。
2、當家長跟孩子建立良好關系,給予更多支持、鼓勵和信心時,學習就不是太大問題了。要知道成績好,并不代表著成長好,家長不要一心只盯著學習成績,還要看到孩子更多的正向積極的特質和其它特長,并給予肯定和贊賞。
3、很多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孩子學習的事情是老師的任務,學的好是自己孩子聰明,學的不好的話就是老師教的不行。
其實孩子學習教育并不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說到底,孩子好不好其實也是自己教出來的。
1、以信任取代恐懼。在教導孩子時,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理所當然地行使著所謂的父母的權威,壓制性地要求孩子按照我們所想去行動,
很多孩子守規矩是因為害怕,而不是真正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長此以往,孩子逐漸長大,這種權威越來越弱,孩子的叛逆也就越來越明顯。
2、做孩子可靠的肩膀。隨時為孩子提供可靠的肩膀,這也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傾聽孩子,做到共情,不急于做判斷,不盲目指責,
與孩子探討問題,一起解決問題。我們必須對孩子言出有信,盡力信守對孩子的每一份承諾,勇于承擔責任,做孩子堅強后盾。
3、你就是榜樣。絕對不要忘了:孩子一直望著你,他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言傳不如身教,
任何大道理都不如和孩子在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教育。作為父母,我們更需要持續學習,提高認知,自我反省,認識自身的不足,以謙遜的態度去對人對事,以開放的心去接納不同意見,父母藉由孩子完成人生的第二次成長。
當孩子出現問題不要急于先馬上糾正改變,需要找出背后的根源,從根本上去改善,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才能讓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以上內容就是初二叛逆期不想上學怎么辦的話題,謝謝您的閱讀。
上一篇:13歲男孩叛逆期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