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期,是很多孩子在14歲需要經歷的人生第一大關,在這期間,孩子會有很多變化,也讓家長憂心忡忡。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14歲的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么辦。
1、學會放手
在走向成人的這個特殊階段,大概孩子最想要的就是自由,也許有的父母會認為,孩子還小,一放手就會闖禍,其實父母越加管制,孩子就越沒有責任感,父母該放手時就要放手,要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這樣孩子才會成長。
2、改變說話方式
命令式、教訓式、否定式都不適合與叛逆期的孩子溝通,許多家長習慣性命令孩子,例如:“趕緊睡覺,還玩什么玩,聽到沒有。”“還不趕緊寫作業,就你最喜歡磨嘰”。這些說話方式如果不改變一下的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嚴重的還會公然反抗,換一種商量的口吻會好很多。
3、言傳身教
想要孩子達到哪些標準,就不能只是口頭限制,父母還需自己要做到位,例如,不準孩子老是抱著手機玩游戲,而父母卻一直拿著手機刷,這樣孩子肯定不服氣。
4、以關愛代替嘮叨
青春期的孩子反感家長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因為這種愛被沒完沒了的嘮叨、指責、說教給隔斷了。這個時候,家長如果試著把自己的心態放回孩子兩三歲的時候,那么,相信家長這種無條件的愛足以軟化孩子與自己的對立。
1、接納孩子。
家長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要制止他——或者是孩子大腦額葉發育尚未成熟,不能的得體的控制自己;或者是家長自己制定的規則需要調整,或者是其他原因。
這不是縱容。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家長不要跟著孩子的情緒跑了,接納孩子和他的情緒。
2、改變觀念
多數父母習慣做家庭的權威,尤其在孩子初次反抗的時間,父母慣性的以強烈的言行捍衛自己的權威;在這場“戰爭”中,父母認為自己必須做贏家——否則后面孩子管不住了。
而且,父母固執的認為——自己總是正確的,孩子,他什么都不懂,他得聽大人的話。
也有一部分家長,希望以不過分嚴厲的寬嚴相濟的方式換來孩子安然的度過青春期。然而最后家長發現,孩子變得讓自己忍無可忍,就像題主一樣,隨時要爆發出來了。
3、父母在與孩子之間發生沖突的時候,大人要有意識的包容孩子的情緒——這還是一個行為尚未長成熟的少年,同時還要準確的判斷沖突所彰顯的問題因何而起——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恐怕也有大人的問題。
4、這其中,大人最終還是要用成年人的理性戰勝自己的情緒,試著找出來問題的根結所在,放下父母的權威,聽一聽孩子怎么說,好多時候,父母的操作通常非常簡單粗暴——你是孩子,我養活了你,你必須無條件服從。
很多時候,孩子的情緒都是對抗著父母,因此試著放下父母的權威,傾聽孩子的聲音。以上就是關于14歲的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怎么辦的一些看法,感謝閱讀!
上一篇:14女孩脾氣暴躁易怒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15歲的孩子脾氣暴躁易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