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個擁有獨立意識的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家長不斷的指引和教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不知感恩怎么辦。
1、作為父母其實內心都一樣,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父母優秀,總是期盼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有時候看看別人的孩子是那么懂事,是那樣孝敬感恩。回頭想想自己的孩子是那么的失望,又是那樣的慚愧。不免情緒失控,態度生硬,做法極端。甚至惡語傷人,暴力強化。因此造成了沒有交流,缺少溝通的"兩極分化","惡性循環"趨勢。
2、所以然我們做父母的應該靜心思慮,瞻前顧后。要求孩子知道"孝敬感恩",最關鍵的做法是首先從父母自己身上引領示范,以"愛心傳遞"的"接力棒"交替補給,委婉約談。
3、情深意切而循序漸進地溝通感化,切忌"一口吃個大胖子","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有了孩子的進步成熟,說不定這個"不知感恩"的孩子會是一個被人羨慕的"杰作。
1、通過說“謝謝”播下感恩的種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懂得感恩的表現形式有兩種,一是表達感恩,二是感受感恩。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就需要讓孩子學會表達感恩,而表達感恩就可以從學會說“謝謝”開始。當大人遞給他一杯水、當別人送給他一件禮物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教會孩子說“謝謝”。如果孩子學會了說謝謝,并不意味著他就懂得了感恩,但卻可以為他播下一顆感恩的種子。
當孩子真的能夠從內心感受到感恩、體會到別人的感受時,我們就不用再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表達感恩了。如果孩子在一歲多的時候,我們就教孩子說“謝謝”,就邁出了表達感恩的第一步。即使孩子不愿意跟著說“謝謝”,我們也不用強迫,更不用糾結,無論如何,經常這樣做,對孩子都是一種潛移默化。
2、讓孩子學會忍耐和等待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一個物質極為豐富的時代,如果我們毫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一切物質要求,那么他們對物質的欲望就會逐步變得無休無止。孩子不斷地索取,我們不斷地去滿足,他們的要求就會越來越多,并且對已經擁有的東西就不知道心存感恩。
如果孩子一有需要,馬上就得到滿足,甚至輕而易舉地擁有一切,那么他們就會失去生活中最美好的一樣東西——期望。而期望之情往往就會帶來感恩之心。很多東西,一旦孩子得到得越快,厭倦得同樣越快。相反,如果孩子想要得到一件東西時,期望的時間越長,付出的努力越多,他得到之后的欣喜就越多,感恩之心就會越強烈。
3、營造感恩的家庭氛圍
對待過于熟悉的人,我們往往會更加隨便,也容易忽視生活中的很多美好瞬間。通常人們對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是陌生人,比對自己的家人更容易表達感恩。有些時候,家人之間表現得過于客氣,確實也會讓人感覺不太習慣。不過,如果要讓孩子從小懂得感恩,我們還得盡可能在家營造一種感恩的家庭氛圍。同時,我們也需要對孩子表達的感恩給予愉快的接受和積極的回應。這些方面,都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4、創設感恩的重要儀式
利用一些重要的時間點,我們可以在家創設一些重要的感恩儀式。這種比較正式的儀式,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可以引導孩子學會如何表達感恩。這些重要的時間點,可以是每周的一個固定晚餐,可以是家庭成員過生日的時候,當然還可以是感恩節這一天。
讓孩子懂得感恩,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循序漸進,耐心引導。以上就是關于孩子不知感恩怎么辦的一些看法,感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很逆反不懂得感恩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不知道感恩父母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