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幾乎是每一個孩子的必經過程,有的家長在面臨孩子叛逆時總是不知所措,因為打罵不管用,孩子反而頂嘴,一點也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下面就由新起點叛逆特殊學校來說說孩子叛逆那些事。
家長在面對孩子叛逆時,其實也不是無計可施的,也不要企圖用一兩天來改變孩子,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下面詳細來看看對于孩子叛逆的建議。
1、用建議代替否定
有的家長害怕自家孩子驕傲,于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充滿了否定,讓孩子自我懷疑,覺得反正自己不行還不如破罐子破摔。如果家長不急著否定孩子想法,而是提出改良性建議,甚至讓孩子在試錯中成長,孩子自然也會越來越認可家長。
2、用引導代替打罵
家長面對孩子反叛,不要總是帶著情緒處理。如果家長只是用打罵來管教孩子,而不讓孩子真正分清楚對錯,這個時候孩子也只是暫時屈服于父母的拳頭,而不是真正認識到錯誤。而耐心細心的引導則能夠讓孩子表達真實想法。
3、用尊重代替監督
家長不要總是想著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偷偷翻看孩子的東西,以便掌控孩子動向。家長這種行徑只會讓孩子覺得“卑鄙”,有什么話更加不想跟家長表達,家長應該尊重孩子隱私和想法,讓孩子感受到理解和愛。
家長要明白,孩子正處于青春期,情緒起伏會比較大,加上無時無刻不存在的學習壓力,孩子也有很多煩惱,家長想要更好地引導孩子,就需要了解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1、不理解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家長因為自己沒有達到理想的高度,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覺得孩子應該去完成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于是老拿孩子成績說事,讓孩子壓力很大,甚至打擊孩子,考這么點分數對得起那兩碗飯嗎?這樣的打壓和掌控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嘮叨讓孩子厭煩
家長細心引導孩子是好事,但是過分的嘮叨就會讓孩子聽得厭煩,孩子左耳進右耳出,對于家長的嘮叨倒背如流,但是就偏不做,這是因為孩子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會再事事按照父母的想法。
3、過度遷就孩子
如果父母在孩子年幼時,總是事事遷就孩子,將孩子捧在手心上,孩子就總是會以自我為中心,長大以后發現世界跟自己想的不一樣,卻又想找回中心的感覺,就想用叛逆來尋求關注。
孩子的叛逆也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基本上都是與父母作對,不服從家長或老師的管教。下面詳細談談孩子青春期叛逆的表現。
1、總是與父母作對
當父母發現孩子總是喜歡跟自己作對時,家長就要注意很可能是孩子的叛逆期到了。這個時候的孩子有點不講道理,喜歡與父母對著干,不管父母說什么都不聽,不要孩子做的事孩子偏偏要做,希望孩子做的事一件都沒放在心上。
2、獨立意識強烈
當孩子與家長劃分明顯的界限時,孩子不再允許父母不敲門就進入房間,孩子不允許父母偷看孩子的東西,孩子也不愿意說在學校發生的事情,這個時候孩子自我獨立意識很強烈。
3、強烈的好奇心
當孩子總是對于新鮮事物很熱衷,開始追星、熱愛玩游戲,渴望外出旅行,與同學三三兩兩外出不歸,回到家也不愿意跟家長溝通學校的事時,這個時候家長也要注意,孩子是不是青春期反叛了。
總而言之,家長對于孩子反叛不要過于擔憂,打罵只會讓孩子一時屈服,并不會讓孩子真正認識到錯誤,而是應該動之以理,曉之以情真正理解孩子幫助孩子,才能讓孩子越變越好。以上就是新起點叛逆特殊學校帶給各位家長關于孩子叛逆的相關話題,謝謝您的閱讀!
上一篇:初二叛逆期不想上學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