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長反映每次跟孩子說話,孩子好像聽不懂似的。并且孩子的想法和自己想法總是背離,引發矛盾和爭端,孩子也越來越不愿意跟父母溝通。確實親子溝通困難早已不是個例,而是較為普遍的現象,許多家長都為此發愁。那今天我們就來探討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溝通怎么辦。
作為父母,在發現孩子越來越不愿意跟自己溝通時,務必要多去反思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并學會去改進溝通方式,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親子之間的有效溝通,拉近親子關系。
1、多傾聽孩子想法
想實現有效的溝通,就必須要讓雙方都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并非是一個只說,另一個只是聽從,這樣的方式極其容易引起爭端,引發矛盾。親子溝通自然也是如此,父母需要多去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并鼓勵孩子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2、多觀察孩子的行為
在發現孩子越來越不愿意去和父母溝通時,父母要學會保持冷靜,多去觀察孩子的日常,多去挖掘孩子對哪些事情感興趣,對什么方面的事情很反感,這樣的話可以在與孩子溝通時從孩子感興趣的話題為引子切入,并且避免踩一些雷。
3、構建溫馨、和諧的家庭
在許多家庭里,父母會給孩子過多的要求或者習慣斥責打罵孩子,導致孩子感受到過多的壓力,覺得家庭非常壓抑,自然也就會給自己心房上鎖,不愿向父母敞開心扉,親子溝通難以進行。因此父母應該要構建溫馨和諧的家庭,減輕孩子的壓力,讓孩子感受到自由輕松,并愿意去與父母溝通。
很多家長總是想著與孩子溝通困難,卻從未想過分析背后的原因,導致問題得不到解決,親子關系也變得越發緊張。下面我們就來細談孩子為什么不愿意跟父母溝通,希望父母可以找到癥結所在。
1、沒有共同話題
許多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總是會圍繞著孩子的學習來展開。而這會很容易導致孩子焦慮,覺得沒有一點喘息、放松的時間,慢慢地就會厭煩與父母交流,也就變得越來越沒有共同話題聊了。
2、沒有說話的機會
許多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總是習慣發號施令,一味地讓孩子順從,忽視孩子,讓孩子沒有說話的機會。長此以往,孩子越來越覺得自己沒有得到父母的尊重,自然也就不愿意和父母溝通,也就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3、家庭關系不和諧
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爭吵、打架、或者過度給孩子提要求,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壓抑、不和諧的環境下,孩子性格就會變得內向、膽小,與父母越加疏遠,不愿意開口說話,更不用說和父母溝通了。
在與孩子溝通時,父母必須要提高警惕,注意許多事項,避免犯一些溝通上的錯誤,使得引起矛盾、爭端,導致親子溝通破裂。
1、不關心孩子想法、忽視孩子的話、
許多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總是高高在上,沒有平等地對待孩子,習慣性地忽視孩子的話,讓孩子逐漸喪失表達自己的機會,自然也就使得親子溝通越發困難。
2、嚴格要求孩子
不少父母總是在與孩子溝通時,對孩子提一些高的要求,命令孩子一定要怎么做,絲毫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總是從自己的角度理所當然地要求孩子怎么樣,這讓孩子內心受到摧殘,越發不想與父母親近,自然也就不想和父母溝通。
3、缺乏耐心
當孩子在某一個階段非常好奇時,孩子會習慣向父母提問,次數多了,父母就會變得極度不耐煩,不僅敷衍回答孩子,甚至斥責孩子,讓孩子不要問了。這樣會極大打擊孩子表達自己的積極性,也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進而損害親子關系,讓孩子不敢再去父母交流溝通。
孩子與父母之間越難溝通,不是因為代溝,往往是因為父母沒有找到溝通的門道,沒有用對方法。因此父母必須要學會思索如何使用合適的方法去與孩子正確溝通,打破親子溝通困境,實現有效溝通。以上就是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溝通怎么辦的內容,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