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人和他開誠布公的談心。一個人盡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可能十分孤獨。海明威的這句話說明了孩子叛逆的背后也可能是一顆孤獨的心在吶喊。家長總說與孩子難以溝通,其實在孩子眼里,父母也難以溝通。下面就詳細說說怎么和叛逆的女兒溝通。
家長想要學(xué)會與孩子取得良好溝通,家長要做的應(yīng)該是放下自己心中的想法和偏見,去真誠體會孩子的話語,下面詳細說說。
1、切實體會孩子感受
家長要明白父母的棍棒教育只能讓孩子一時屈服,甚至給孩子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而不能讓孩子從心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家長要學(xué)會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大成人,不再是那個什么都聽家長的乖巧小姑娘,孩子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不要總是與孩子爭鋒相對,什么事都要讓孩子屈服在自己的權(quán)威之下。只有理解孩子,傾聽孩子,才能了解孩子反叛的原因。
2、讓孩子學(xué)會自我管理
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越來越反叛時,就不要再對孩子實行以往的控制教育。而是可以試試賞識教育,多真誠地夸獎孩子,鼓勵孩子去培養(yǎng)興趣愛好,讓孩子做事有方法有干勁。實際上,對孩子適當(dāng)放手沒有什么不好,孩子即使做錯了也會知錯改正,而且自己試錯比父母的千叮嚀萬囑咐更有效果,也能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能力。
3、真誠溝通,獲取孩子信任
家長要對孩子表達自己的信任,與孩子真誠溝通,注意說話的語氣,不要總是說教嘮叨孩子。當(dāng)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時,孩子也就不會處處與父母對抗,選擇相信家長。同時,家長也要對女兒多點耐心,認真看待女兒的分享,與孩子制造共同話題。真誠是最好的溝通良藥。
家長總是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而孩子也覺得父母根本不了解自己,雙方各有理,這就造成了矛盾和沖突。下面詳細談?wù)勁涯娴呐畠翰幌霚贤ǖ脑颉?/p>
1、父母不理解孩子想法
當(dāng)家長說的不是孩子喜歡聽的時,自然就是一次無效的溝通和對話。在孩子看來,他們話還沒說到一半,常常被父母打斷,父母就覺得是過來人去指教孩子應(yīng)該怎么做怎么做,實際上孩子是想表達其他事情。當(dāng)父母越來嘮叨重復(fù),孩子耳朵都聽起繭子,而家長感受到的只有心力交瘁。方法不對加上彼此的不包容讓親子關(guān)系越來越糟糕。
2、孩子覺得父母虛偽
有的父母總是輕易承諾,承諾過的卻做不到,覺得對孩子的承諾不過是戲言。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言而無信,于是也學(xué)著撒謊,明明犯錯也死不承認。時間長了,父母和孩子的關(guān)系變得更加不融洽。
3、家長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有的家長不會給孩子下放過多權(quán)利,覺得孩子還小就應(yīng)該聽自己的。于是很多事情都想要親自做主,對于孩子的想法總是說不,對于孩子意見總是不予采納。這會讓孩子沒有感受到尊重,孩子就會為自由而戰(zhàn),與父母對著干。
實際上,孩子不想溝通也不是無緣無故的,孩子并不是不想溝通,而是覺得溝通也沒有用,還不如不溝通,減少“戰(zhàn)爭”,表面順從父母,暗自叛逆。
1、給予孩子適當(dāng)?shù)淖灾鳈?quán)
家長應(yīng)該認可孩子的觀點,讓孩子大膽嘗試,盡管孩子的想法并沒有盡善盡美,家長也應(yīng)該給予支持,在孩子實施時可以適當(dāng)提出改善性建議。
2、協(xié)商達成意見一致
家長與女兒的溝通應(yīng)該是一種相互交流。而不是一邊打壓孩子,一邊又希望孩子說出真實想法,一邊反對孩子,一邊又希望孩子大膽嘗試。家長與孩子應(yīng)該各退一步,協(xié)商達成一致。
3、減少嘮叨和說教
家長要知道,孩子之所以不愿溝通,大部分情況是因為孩子已經(jīng)厭倦了父母的說教和嘮叨,內(nèi)心不認同父母的看法,但是辯駁也沒有用,還不如不溝通。因此,家長應(yīng)該注意反思,控制態(tài)度和語氣,減少嘮叨和說教。
總之,家長在女兒青春期時,要用尊重和理解代替嘮叨和說教,正面與孩子溝通交流,真誠放在第一位。以上就是怎么和叛逆的女兒溝通的相關(guān)話題,謝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沒考好怎樣與孩子溝通
下一篇:孩子不懂事怎么跟老師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