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非常不聽話怎么辦?這是困擾不少家長的難題。家長覺得青春期的孩子很叛逆,總是跟家長作對。實際上,這一時期的孩子身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再也不是那個乖巧懂事的小孩子,家長既要為孩子的成長感到開心,同時又要做好孩子的引導工作。
這段時期的孩子很渴望成人,但是閱歷不夠豐富,心理并不成熟,對孩子來說發展與束縛并存。家長這個時候及時的引導就顯得很關鍵。
1、父母正確指導和陪伴
家長應該對孩子多一點包容,不要因為孩子的一些叛逆行為就認定孩子是故意跟父母過意不去,覺得孩子道德敗壞,要認識到叛逆心理時青春期孩子的正常心理特征。家長應該放下身段,多陪伴鼓勵孩子,給孩子適當的空間,讓孩子自我發揮,家長只需要在孩子求助的時候適當指點即可。
2、家長因勢利導
實際上孩子之所以選擇去叛逆去做一些令家長匪夷所思的事,并不是因為孩子真的喜歡,而是因為有人禁止孩子去做。如果家長對他們的做法表現出理解和認可,而不是強加關注和反對,孩子做著做著也就覺得沒意思了。
3、建立適當規則,嚴慈相濟
家長雖然可以給孩子適度的空間自由試錯,但也應該建立一定的規則和底線,讓孩子不能觸碰紅線。家長要去及時糾正孩子的越矩和不良行為,避免孩子誤入歧途。也就是說,家長要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來引導孩子。
實際上,青春期階段的孩子不聽話是由很多原因導致的。家長有必要知曉這些原因,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真正為孩子著想。
1、獨立意識增強
孩子在心理上獨立意識增強。非常渴望得到家長的尊重和認可,不希望也不喜歡父母過多干預他們的生活。也不喜歡家長命令式的語氣,他們的自尊心很強烈,希望得到父母的信賴。
2、生理發育成熟
他們在生理上,性體征迅速得到發育,孩子常常伴隨著性幻想和性沖動。他們的想法獨立,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有時候還不尊重自己的隱私,這讓他們感到很無奈。
2、情緒容易波動和敏感
孩子們在這個階段很容易自相矛盾。一方面想要擺脫對家長的依賴,不想被束縛和管控,但另一方面又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也沒有能力單獨生存。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被批評被無端指責,孩子也不例外。他們面對家長不公平的責怪,內心也很不是滋味。下面來看看孩子非常不聽話的表現。
1、孩子總是自以為是
有的孩子在面對父母時,總是喜歡跟父母爭論,他們覺得自己很有道理,覺得自己的觀點沒有問題,有錯的都是別人,內心帶著很大的驕傲感。他們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不能按照父母要求的方式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
2、敷衍拖拉
有的孩子在不聽話時,面對父母的要求很是拖延,一扭頭就忘記了,或者嘴上答應得好好地,但是一到行動上就背道而馳。
3、與父母爭論
還有的孩子一定要在語言上與父母敵對,無論父母說好的還是壞的,他們的態度就是:我不,我偏不,不要你管,你不要干涉我。這些孩子聽不進父母的話,他們任性而讓父母無可奈可。
總之,家長面對孩子的不聽話,家長應該拿出權威來,應該嚴慈相濟,該溝通則循循善誘,該懲罰時也不能偏袒孩子,協助孩子走好每一段旅程。以上就是孩子非常不聽話怎么辦的相關內容,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