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熊孩子在一氣之下選擇離家出走,家長每每發現總是會氣得肝腸寸斷,擔心孩子遇到壞人后果會不堪設想,接下來新起點教育叛逆學校就來談談叛逆期孩子離家出走的相關話題。
當家長發現叛逆期的孩子離家出走后,家長需要冷靜克制好自己情緒,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出一些調整和改變,才能挽回和孩子的情意。
1、調整家庭氛圍
孩子離家出走是一件很大的事,家長恰當的做法應該是不應該讓孩子離家出走的事讓家里蒙上陰影,而是營造一種安靜、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而不是壓抑。家長不能刁難、責罵孩子,而是安撫好孩子的情緒,等冷靜下來再慢慢開導孩子。
2、檢討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的出走在很大程度上有父母的關系,這種方式雖然極端,但是也為家長敲醒了警鐘,家長先不要急著生氣,而是深刻反省自己的行為,真誠地給孩子道歉,請求孩子的原諒。
3、建立有序的家庭規則
家長在家庭里面,一定要建立一種有序的規則感,讓孩子明白,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生活很關心,家長可以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但是也應該讓孩子明確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讓孩子承擔自己必要的責任,家長對于孩子的任性要拿出一定的態度來,溫和而堅決的貫徹執行。
孩子一個人在外流浪是非常危險的,家長想要幫助孩子走出這樣的困境,就應該了解孩子的心聲,幫助孩子回歸家庭,搞清楚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
1、孩子個人因素
孩子正處于“心理斷乳期”,情緒波動大,容易對父母產生對立情緒,孩子精力旺盛,求知欲強,但是缺乏實際生活經驗,認知水平并不夠高,為了逃避學習和生活的壓力,選擇外出闖蕩。
2、家長不當的教育方式
有的家長總是用自己的權威去壓制孩子,對孩子實行高壓政策,孩子的表現只要稍微不如意,家長就會對孩子非打即罵,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還有的父母對于孩子百般寵愛,總是放縱孩子的行為,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這兩種極端的教育方式都會讓孩子形成偏見,缺乏對家庭的歸屬感。
3、孩子在學校遭遇煩心事
孩子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老師不考慮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和個體差異性,常常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指責,孩子對老師產生失望情緒,缺乏對班級的歸屬感,心理上很壓抑,孩子不想去學校就會導致離家出走的行為發生。
現在在學校里面,有一部分學生的性格比較偏激,自尊心極強,接受不了別人的批評,孩子沖動出走會造成很多危害。
1、荒廢孩子學業
孩子出走后,肯定是不會學會學校繼續學習,孩子的學習被耽誤,沒能跟上課程進度,很有可能面臨休學等。孩子的學業被耽誤是自然而然的事。
2、耗費父母錢財和精力
沒有一個父母會對孩子的離家出走無動于衷,父母很擔心孩子的出走,家長會變得吃不好睡不好,長久找不回孩子會陷入一種極度懊悔痛苦的情緒,耗費大量錢財物力人力。
3、被壞人誘拐
孩子出走后在外獨自流浪,很容易受到違法犯罪分子的誘拐,被欺負被欺壓,會被教唆偷盜搶劫等,走向犯罪的深淵。
總之,家長需要重視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導,不能放縱孩子的叛逆行為,應該多和孩子交流溝通,了解孩子真正的心里想法。以上就是對于叛逆期孩子離家出走的一點看法,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