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小學時乖巧懂事,自從上了初中就開始叛逆任性,不管家長怎樣勸說,都不服從管教。那么,家長應該怎樣正確引導叛逆的孩子呢?接下來新起點教育叛逆學校就來詳細談談。
對于孩子的叛逆,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考慮到孩子的心理特征,幫助孩子糾正不良行為習慣。
1、給孩子正向熏陶和引導
青春期的孩子普遍都比較迷茫焦慮,他們內心茫然而恐懼,沒有明確目標,不知道將來要做什么,對未來和未知都會心懷恐懼,這時家長應該為孩子答疑解惑,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不要壓抑孩子,要讓他們去大膽試錯,從小培養獨立自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1、給予更多關懷和陪伴
這個時候的孩子外表強硬,內心脆弱,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成長。特別是在孩子生病或遇到困難挫折時,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父母,也許不愿意和父母過多溝通,但是家長要學會適可而止,主動關心問候,有時候陪伴和傾聽就是最好的關愛。
2、平等交往
孩子進入初中,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家長不能替孩子拿一輩子主意,要學會放手,多聽孩子意見,家長不滿意可以和孩子商量調節,不能替孩子擅作主張,強制性讓孩子按照家長想法來。
家長在孩子叛逆這段特殊時期,不管怎樣勸說都不管用,孩子依然我行我素,特立獨行,讓家長感到心力交瘁。下面就說說孩子叛逆沒有被教導好的影響。
1、影響孩子成績及升學
叛逆期的孩子會將注意力放在其他叛逆行為上,例如養成抽煙、喝酒等壞習慣,出現早戀、逃學逃課等叛逆行為,這樣一來,孩子不能全身心投入學習,對成績不在乎,成績會下降,會影響中考成績,從而影響未來發展。
2、不利于孩子性格培養
孩子這時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孩子不能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容易學壞,等到長大以后,再想矯正就沒那么容易了。
3、影響家庭和睦
叛逆期的孩子很容易和家長發生矛盾,家長想要孩子做的,孩子偏不做,不想讓孩子做的,孩子熱衷想要去做。試想,一個爭吵不斷的家庭氛圍會讓人舒服嗎?孩子叛逆會影響家長心情,也會讓孩子內心不好受。
孩子在初中階段出現叛逆情況是很正常的現象,家長不必大驚小怪。不管多難教育,家長也需要迎難而上,及時關注孩子動向,幫助孩子糾正壞習慣。
1、自我意識強烈
叛逆期的孩子,會對各種事物產生強烈的興趣,自尊心很強烈,不喜歡被說教和嘮叨,極度堅持自己的想法,即使知道自己錯了還是礙于面子不愿意認慫和承認。
2、尋求新鮮和刺激
孩子年輕氣盛,總是有旺盛的精力,對于很多新鮮事物滿是探索欲,他們渴望嘗試,渴望一探究竟,做事不會考慮后果,常常顧此失彼,不會全面看待事物的發展。
3、對待學習不認真
因為孩子上了初中后,開始重視除了學習以外的事情,不想面對枯燥無味的學習,做作業敷衍了事,上課也不愿認真聽講,這會導致成績下滑的情況出現。
總之,孩子叛逆是孩子成熟的體現,這時只要他們不觸犯底線和原則,家長可以適當采取“無為而治”,讓孩子在試錯中不斷成長。以上就是對于初中叛逆的孩子怎么教育的相關話題,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