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行為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現象,家長不能慣著孩子,也不能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簽,而是弄清楚孩子撒謊的原因,去耐心開導和理解孩子,才能幫助孩子糾正撒謊的不良習慣。接下來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問題青少年管教機構就來說說幫助孩子糾正撒謊習慣的一點建議,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的孩子年齡很小,但是卻學會了撒謊,動不動就說謊話,久而久之更是隨口就來,那么,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糾正這樣的行為呢?
1、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簽
孩子的說謊往往并不是為了故意傷害他人,父母不要輕易將孩子的說謊行為與品質劃等號,不能因為某一次謊言就給孩子定性,給孩子貼上“小騙子”、“謊話精”、“吹牛大王”等標簽。
這樣做不但對孩子改掉說謊的毛病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對孩子的說謊行為起到了負強化的作用,可能會促使他今后更多地說謊。
2、幫助孩子區分現實和想象
孩子說謊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齡小、想象力、創造力豐富的孩子更容易進行想象型撒謊。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訴孩子什么是真實發生的,什么是想象的,讓孩子逐漸把現實和想象區分開來。
當父母懷疑自己的孩子說謊時,首先應該進行仔細的調查、了解,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說謊,如果沒有搞清事情真相就草率下結論,可能會造成親子關系的緊張。
3、弄清孩子說謊的原因
當孩子預期事情會有負面后果而說謊時,父母應了解孩子的需要,制定更實際的規則。
另外,有些孩子會因為跟父母的接觸機會少,所以用說謊的方法去爭取父母的關注。換句話說,父母平日應加強與孩子溝通互動,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與注意。
4、將計就計,將謊言轉化為智慧
可能家長們沒有想到,在孩子的謊言背后還孕育著智慧種子吧?對孩子而言,說謊,尤其是幻想性說謊是他們想象力發展的最好見證。
只要家長根據孩子說謊的情況分別對待,并進行恰當引導,孩子的說謊就不再是令家長頭痛的問題。
5、讓責罰變得更策略些
當孩子做錯事,為逃避責罰而說謊的時候,家長不要過分嚴厲。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也不能立竿見影地改變孩子的說謊行為,相反還可能讓孩子更加依賴說謊來逃避責罰。智慧的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這次錯誤“做文章”,既讓他們明白自己的錯誤,又不失時機地利用說謊行為開發孩子的智力。
比如,可以直截了當地指出孩子的錯誤,溫和地提醒他以后不要犯同樣的錯誤,然后再給他提出要求:你可以通過別的方式彌補自己的錯誤行為。
6、給孩子補救的機會
如果孩子發生行為性說謊,家長一定要相信孩子會改正錯誤,給孩子提供補救方案并實施方案的機會。這樣,既可以讓小孩自省,同時也可通過給予小孩設法補救方案的機會,讓他們開動腦筋自己解決問題,養成自己對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的習慣。
孩子撒謊并不是無緣無故的,有可能是受到了周圍人的熏陶,也有可能是出于一種對自己的保護,下面說說孩子撒謊的常見原因。
1、家長對待孩子嚴厲,逃避責罵
孩子之所以撒謊,因為他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說謊有可能讓他逃過一次責罵。孩子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他曾經被嚴厲的責罵過,家長對孩子太過嚴厲,讓孩子不敢向家長袒露自己的不完美,于是就護有僥幸心理,希望騙過父母,免于責罵。
2、低年齡小孩想象力豐富
處于低年齡階段的孩子,正處在愛幻想愛夸張的階段,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發展還不完善,常常現實和幻想分不清楚。孩子說一些與現實不符的話的時候,其實是無意識的,他們不認為自己說的是假的,家長也不應該把這種語言定義為說謊,只需要讓孩子自由發揮想象力就好。
撒謊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們害怕被拆穿,但是又想鋌而走險,想要去努力隱瞞真相,接下來具體說說孩子撒謊的表現特征。
1、眼神變化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所言非虛。一般來說,我們相信眼神飄忽不敢看人可能是撒謊的特征,其實不盡然,有時撒謊者為了使人確信,會故意盯著對方的眼睛看。但孩子們多半沒有這么高超的撒謊技巧,可能還是眼神閃爍撒謊的概率更高。
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讀心術”技巧,稱眼睛朝右上方看時多半在編織謊言,朝左上方看是在回憶過去,原理與左右腦的使用有關。文文媽以親身經歷證明這種說法并不絕對,只能作為輔助判斷。
2、底氣不足
撒謊的人畢竟還是心虛,很難做到底氣十足,如果發現平時聲音清脆響亮的娃忽然聲音變虛變輕、眼神緊張下巴松垮,那說明ta很有可能在撒謊,不過也可能純粹是害怕對方。
相應的,有時人們為了看起來理直氣壯,會故意大聲撒謊讓人信服。家長們在判斷時還是要結合ta平時的說話習慣來分析。
3、喜歡觸碰自己
當我們因撒謊而緊張恐懼時,身體很難自然放松,有時會下意識地觸碰自己,比如抓頭皮、整理衣服或不斷撫摸身體某一部位等,這么做可以緩解內心的焦慮感。如果發現小朋友在回答問題時的小動作變得比平時多了,那么即使ta沒有在撒謊,多半也說明ta此刻內心不安。
當連觸碰身體也無法緩解內心焦慮時,撒謊的人可能會開始觸碰其它東西來分散注意力。比如忽然把玩起觸手可及的東西甚至站起身小范圍內不停走動,這么做也是為了讓對方轉移話題,“坐立難安”這個詞用在此處是再合適不過了。
總之,面對家長的撒謊問題,家長不用大驚小怪,而是需要沉著冷靜應對,應該找到孩子耐心溝通,分析孩子撒歡過得成因,再進行認知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孩子心理健康成長。以上就是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對于孩子撒謊話題的一點解讀,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