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歷程來看,叛逆只是孩子青春期的一個小插曲,家長需要在這時正確地引導孩子,只有經歷過這些青春期的痛苦和掙扎,孩子才能更加茁壯成長,變得像大人一樣成熟。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逆反少年教育學校就來說說逆反少年怎么教育。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身心發生巨大變化,這時家長也需要改進教育方式,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去跟孩子溝通。
1、家長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孩子在青春期有強烈的追求平等的渴望,家長要理解孩子的需求,特別是要注重尊重孩子的隱私。家長和孩子溝通時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比如,沒有孩子的許可,不私拆孩子的快遞包裹;沒有孩子的許可,不偷看孩子的日記本;涉及到孩子的私事,要和孩子充分溝通,不做命令式決定等等。
2、家長要學會放手。
在孩子童年期,家長就要鍛煉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對成年生活準備不足的孩子在面對職業、友誼、愛情和婚姻時會驚慌失措。如果孩子對未來感到擔憂和悲觀,自然想要尋求最不費力的辦法去應對。
比如,孩子會沉迷在游戲中以逃避現實中的困難,孩子會通過逃課來躲避學業的困難,孩子會談戀愛獲得別人的認可,總之,孩子會采取各種方式來自欺欺人。
3、家長加強和老師的溝通合作。
青春期的孩子對于老師的信賴程度很高,老師通常是解決孩子問題的最佳人選。家長應該經常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具體情況,沒有人能比與孩子朝夕相處的老師更了解孩子們。富有技巧的老師能和孩子建立起親密關系,及時糾正孩子成長中的錯誤。
每個人的心里都希望得到鼓勵和支持,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家長應該用愛去感化孩子,但是在這之前,有必要了解孩子總是逆反的常見原因。
1、青春期心理特點的影響
青少年處于心理“斷乳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監護,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
為了表現自己的“成熟”,就對任何事物傾向持批判態度,同時他們又擔心外界無視他們的成熟與獨立,便通過“標新立異”的行為和言語來確立這種地位,容易產生叛逆心理。
2、家庭的因素
父母對孩子給予的心理和物質的照顧過多,超過了孩子所能耐受容忍的程度,對孩子來說往往是一種被強加的、不正常的無形的壓力,易于引起他們無謂的煩惱,也抑制了他們的獨立性和完整個性的健康發展,易產生叛逆心理。
3、社會的因素
青少年的心理活動,會受到社會經濟制度變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識形態發展,善惡、美丑、是非、榮辱等觀念更新等方面的影響。特別是現在社會變化日新月異,容易導致青少年的叛逆心理。
孩子身處青春叛逆期,雖然每個人的表現都不盡相同,但是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征還是具有一定相似性,下面說說孩子逆反的主要特點。
1、沖動:遇到事情容易沖動,比較難以控制,缺乏自制力。
和父母吵架:面對父母的管制容易控制不住情緒,和父母吵架,怨恨父母不理解自己。
2、逃學:青春期階段逆反心理嚴重的可能會出現逃學行為。
3、奇裝異服:這個年齡段比較注重個性,所以喜歡穿奇裝異服。
4、打耳洞、紋身等行為:叛逆期的孩子還容易通過打耳洞、紋身等的行為來表現自己。
總之,面對叛逆的孩子,家長需要主動出擊,真誠地跟孩子交談,真正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多給孩子一些權利,這不僅能促進親子關系,還能讓孩子得到更快的進步和成長。以上就是對于孩子逆反話題的相關看法,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