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也是一門藝術。家長對于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管教方式,能夠讀懂孩子內心的惶恐和不安,讀懂孩子表面行為下的心聲,這會在很大程度上融洽親子關系。而孩子身處叛逆期,凡事喜歡跟父母對著干,這讓很多家長無從下手,精疲力竭。接下來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適合叛逆孩子的封閉式學校就孩子叛逆怎么管教這個問題來具體談談。
事實上,想要教育好叛逆的孩子,家長就要懂得使用一種綿力,也就是以柔克剛,少圍追堵截,多疏導,下面詳細說說孩子叛逆怎么管教。
1、培養開放式溝通
鼓勵青少年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提倡悶在心里,有感受要及時地和父母溝通,父母也要耐心聽他們說,這有助于建立信任和理解。
2、表現出同理心
試著理解他們的觀點,驗證他們的感受,即使你不同意的觀點,但人有表現自己內心想法的權利。試想一下,如果對面是個陌生的成年人,你會馬上制止對方繼續說下去嗎?因此,保持耐心,傾聽他的想法。但也要設定明確的界限,違法和不道德的事不能聽之任之,盡可能地幫助孩子分析行為建立明確的期望和后果,并在執行這些期望和后果時保持一致。
3、鼓勵獨立
允許青少年在合理的范圍內做出自己的決定,以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自立能力。父母不要包辦,孩子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做不了的,鼓勵他去嘗試。有句話說得好:“嘗試了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嘗試就一定失敗”。即使失敗了,讓他們嘗試一下失敗的滋味也是好的。畢竟,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帆風順的,當他們離開校園走上社會了,就會適應了。
4、提供正面強化
關注青少年的優勢和成就,并為良好行為提供正面強化。好的習慣,好的行為,不論大小,一定得鼓勵。
5、鼓勵參與積極的活動
鼓勵青少年參與活動,如果可以的話,和孩子們一起玩,這樣,就有了共同的愛好,成年人社會中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不就是這樣的嗎?成為孩子們的朋友了,孩子們的心事和不快也會樂于向你傾訴,自然也就不那么叛逆了。
孩子在青春期出現叛逆是很正常的現象,他們這時敏感而脆弱,心里出現了成人的想法,下面就說說孩子叛逆的主要原因。
1、生理的正常現象
青少年叛逆是生理的正常現象。經常與父母發生爭執和打斗的孩子,大腦構造與普通孩子不同。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表文章說,大腦發育分階段叛逆的孩子在青春期早期,大腦內負責情緒的區域發育較正常孩子要快。但隨著年齡增長這個現象會消失,因此家長不必太過擔心。
2、發展規律
獨立和成熟的感覺使得青春期同齡人之間的關系格外密切,同樣是獨立和成熟的感覺,使得他們不再滿足于過去那種對父母的服從和依賴。
他們的一系列行為讓家長老師感覺到了他們的叛逆,封閉自己!青春期閉鎖心理的出現,在人的生命長河中,不但是必經的而且有著進步的、發展的作用,推動人們從幼稚走向成熟。
3、家長教育存在問題
現在的孩子的生活經歷、文化背景和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有了根本的不同。而我們卻用過去成長經歷中形成的觀念來教育現在的孩子,孩子自然難以接受。
叛逆的孩子常常做事不計后果,他們我行我素,受不了家長的管控和束縛,渴望能夠獨立做主,下面說說孩子叛逆的常見危害。
1、影響孩子的學習。
一旦孩子要用對抗的方式來反駁家長,他們便會尋求家長關注的那些要點。而對于家長來說,他們最關心的便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了。曾有一個孩子為了反抗家長不給她報舞蹈培訓班,她選擇在考試的時候用不答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
而有時由于孩子的心理狀態在這時發生變化,如果再加上家長對他們的不斷批評,往往能夠讓孩子內心變得越發敏感和焦慮也會影響到上課的聽課狀態。
2、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的人際交往關系對孩子的社會化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當中,他能夠了解到更多的親密關系,也能夠學會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更能夠去理解別人的痛苦。但是如果在這一階段家長常常干擾孩子的人際交往,就會影響到孩子能力的發展,而往往在這一時期那些自我同一性發展沒有順利進行的孩子,通常會在現實生活中缺乏主見,喜歡隨波逐流的狀態。
總之,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長的尊重和支持,家長需要從日常生活中找到相處之道,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幫助孩子健康平穩地度過這段特殊時期。以上就是對于孩子叛逆話題的一點看法,謝謝閱讀!
上一篇:對于叛逆的孩子怎么教育
下一篇:適合叛逆孩子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