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家長說自家小孩身處叛逆期,脾氣很暴躁,說幾句就極為不爽,對家長張牙舞爪,十分抓狂,表現異常激動,還學會摔門,拿物品撒氣,家長怎么說都聽不進去,孩子還跟家長急,這可愁壞了家長。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專業的青少年軍事教育學校就來談談管教愛發脾氣的青少年的一點建議,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多數時候,一個情緒不穩定的孩子背后肯定有一個情緒不穩定的家長,家長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務是以身作則,下面具體說說青少年總是發脾氣怎么教育。
1、父母要以身作則,樹立好榜樣
大多數孩子的暴脾氣,都是學習父母的。父母要想孩子脾氣好,首先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脾氣的榜樣。父母要做到平時不在孩子面前亂發脾氣,做一個情緒溫和,附有正能量的父母。當孩子對父母發脾氣時,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對耍脾氣的孩子進行責罵或者懲罰。也許孩子只是在發泄自己的情緒,父母要教會孩子正確發泄情緒的方法,并且以身作則,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2、要給孩子一個有愛心的微笑和擁抱
孩子脾氣暴躁時,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有耐心的微笑,輕聲問,怎么了?然后張開懷抱,給孩子一個有愛心的擁抱,可能就能平復孩子的暴躁。尤其在一個家里,母親和孩子生氣,父親可以這樣做,反之,也是如此。
3、給孩子尊嚴
孩子也需要尊嚴,希望得到尊重,就算孩子犯錯了,家長也應給予孩子尊重。當孩子犯錯誤時,不要逼迫孩子承認,不要喋喋不休抓住這個錯誤不放。要給孩子彌補錯誤的機會,給孩子尊重,不要以為小孩子是不需要面子和尊嚴的。因為這樣不僅起不到家長想要的教育作用,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4、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
孩子的成長是多方面條件的構成,當我們滿足了孩子的愿望,他會樂于和我們溝通,父母和孩子之間已溝通建立橋梁,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友好。而不是他想要什么我們就給他買什么、所有的事情都有家長代勞,這些都不是心理上的滿足。
5、以健康的方式發泄情緒
掌控情緒的最重要的一步驟并不是控制情緒,而是尋找一個健康的方式幫助孩子發泄情緒。如果讓孩子長時間地壓抑自己的情緒,那么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孩子越來越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最后導致自己的情緒大爆發,另一種的可能就是導致孩子出現一些心理疾病,這都是非常嚴重的后果。
6、學會認識情緒
所有的情緒都是正常的,是允許被發泄的,但是家長要教會孩子正確地認識情緒,讓孩子了解到,憤怒也是一種有益的情緒,因為它讓我們知道有些事情不對勁兒了,需要做出改變,而這種改變的過程就是情緒管理的一個重要過程。
孩子在面臨巨大壓力或者被誤解被欺騙時,他們也會像大人一樣產生不良情緒,甚至大發脾氣,家長有必要探尋青少年總是發脾氣的原因。
1、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由于家長的溺愛,有的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鬧,沒有得到滿足就會發脾氣,家長決不能讓步和遷就,不然會助長孩子的脾氣。
2、沒有受到足夠重視
有時候當孩子喋喋不休地向家長講述某件趣事時,家長們卻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經心的點點頭或哼哼兩聲,那么孩子會十分惱火的。
孩子的性格也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在愛發脾氣的背后是無法控制自身情緒,他們不會處理問題,下面說說青少年總是發脾氣的表現。
1、特別愛頂嘴
不管父母說的對不對,他們總是可以用“錯誤的邏輯”來反擊。原則是:家長說的完全不合理,必須大聲頂嘴;父母說的有些道理,說不通的部分一定要找到頂嘴;父母所說的完全有道理,必須故意曲解才能頂嘴。
2、嘴里很少有贊美之詞
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抱怨,老師,家長,甚至社會現象。他們會因為一個小瑕疵而否定整個事物或性格,并抓住它發瘋。只是為了證明自己長大了,可以獨立思考,有發言權。
3、容易莫名的煩躁、發脾氣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情緒不穩定,情緒自控能力差。所以一件很小的事情就能點燃他們心中的怒火,他們就會發脾氣。
總之,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沖動發脾氣,家長不能以暴制暴,也不能對孩子過分批評斥責,而是教會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感知情緒,學會緩和情緒,做情緒的主人。以上就是對于孩子總是發脾氣話題的一點解讀,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