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庭都會對孩子實行“富養”,孩子打不得罵不到,極度以自我為中心,一旦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孩子就會大吼大叫,還揚言要離家出走。那么,對于離家出走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引導教育呢?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孩子行為矯正專門學校就來具體談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長這時需要冷靜處理,找回孩子后先擱置一段時間再處理,要注意方式方法,最主要的是抓住孩子心理,幫助他們解決心里的疙瘩。下面具體說說孩子離家出走怎么糾正。
1、家長得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青春期的主要特點是身心發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經歷復雜發展,又充滿矛盾的時期。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容易有激動的情緒和沖動的行為。家長如果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是選擇把自己認為正確的一些想法強制性的灌輸給孩子,或者進行言語上的辱罵,甚至動手,這樣就更容易激起孩子對家長的不滿。
2、及時尋找、聯系
一旦發現孩子離家出走,及時與學校聯系,向班級同學尋找線索,然后迅速了解孩子所帶物品、錢物,是否有和外地朋友、親戚取得聯系等等;大部分中學生離家出走,都會留下線索,或者氣消后就回家,但如果超過24小時還沒有音訊的,則要果斷選擇報警。以現如今的技術條件,很容易通過監控等手段找到孩子。
3、不要責罵,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找到孩子后,家長既不能打罵、也不能不聞不問,而應該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打罵容易引發孩子逆反心理,下一次他繼續跑;而不聞不問則容易讓孩子變得驕縱、任性,以后就拿離家出走威脅家長,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要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對于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很多家長都會感到困惑,無法想象孩子會做出這樣極端的行為,下面說說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
1、壓力逼走了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承擔著學習和情感上的雙重重負,父母將他們的期待不斷地傳遞給孩子,他們感覺到壓力但不想面對又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所以選擇了離開。
2、尋求一種心理滿足感
青春期的孩子簡單、直接。他們期待不同尋常,希望吸引人關注。但他們沒有太多的社會經歷,對是非判別能力極弱,很容易被誤導被誘或而沾染一些惡習,甚至離家出走。
3、不良家庭環境
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有了反抗意識,當他感覺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壓抑的環境當中,外向的孩子會選擇抗爭,內向的孩子則會選擇逃避。
若是家長沒能及時地找回孩子,孩子獨自流浪在外會導致孩子遇上壞人,遭遇詐騙或搶劫等,下面具體談談孩子離家出走的危害。
1、人身安全受威脅
初中生年齡還太小,還未踏入社會,對社會僅僅了解了皮毛,是非分辨能力有限,很容易成為社會上不法分子的目標。輕則隨身攜帶財物被偷或被搶或被敲詐勒索,重則被脅迫做壞事,被拐賣到外。總之離家出走的孩子一旦在外遇到壞人,后果不堪設想。
2、威脅社會治安
有的孩子離家出走后混社會,結交不良少年,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知天高地厚,講哥們義氣,當生活沒有著落,沒錢花了沒飯吃沒地方住的時候,往往會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要么偷要么搶,甚至出現入室殺人搶劫的犯罪行為。
3、人身自由被限制
有的女孩子離家出走后,由于無知被居心叵測的人引誘和欺騙,容易被拐賣或者被迫從事不正當色情交易。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會造成不可修復的傷害。
還有的孩子由于懵懂無知,被騙入傳銷組織,終日被人監視,失去人身自由。
4、自殺
有的孩子離家出走后,在外面遭遇了各種阻礙和挫折,再加上本來內心煩悶,在外孤苦無依、憂心忡忡的情況下,很容易想不開而產生自殺念頭。
總而言之,相信對于孩子離家出走問題,各位家長們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實際上,想要教育好孩子,家長就需要注意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以上就是對于孩子離家出走話題的一點解讀,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