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問題少年學校好,不管大人還是小孩,誰都想和情緒穩定的人相處。而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卻常常沖動,他們做事不考慮后果,情緒上來了就撒丫子不干,還會跟家長頂嘴,說不學習就不學習,脾氣古怪,自尊心過強。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就來談談幫助孩子調控情緒的一些方法。
孩子情緒失控的背后是他們委屈,他們的需求被忽略,才選擇用極端的方式來抗爭,所以家長要善于捕捉孩子的心聲。
1、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此時,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份耐心,問問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上、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會釋放掉很多負面的情緒。
2、家長要控制自己的脾氣。
孩子心里煩躁不安暴躁易怒是怎么回事,其實還是因為很多家長的脾氣很是暴躁,稍有不順心就大發脾氣或者大吼大叫。人常說,孩子是父母的復制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們的很多習慣和行為,都是因為從小耳濡目染跟著學會的。家長要改掉自己的壞脾氣,擺正心態,以正確的眼光看待周圍,用正確的態度去應對周圍的人和事。
3、要有耐心,用愛心的微笑和擁抱,平復暴躁情緒。
孩子脾氣暴躁時,作為家長,不能大發雷霆,甚至打罵孩子,那樣的話,只會加深你們之間的仇恨,讓你們相背而行,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積累到一定程度,想拉都拉不回來了。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要有耐心,用愛心的微笑和擁抱,能平復很多暴躁。
4、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說話。
在你沒有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時,不要著急發表意見,當你沒有體會孩子的感受時,不要著急去教導。你要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從你的角度去分析。當你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時,尊重孩子的想法,你會發現溝通容易多了,因為很容易與孩子發生共情。
5、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讓孩子明白你的良苦用心,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要做到穩重,智慧、富有耐心和信心,充滿執著,最忌諱的一點是打罵孩子。
6、注意教育方式。
大人要注意處理矛盾的方式,家庭中要講平等和民主,要教會孩子凡事講道理,做人要有技巧,大家都要學習一下相處的技巧,不能什么都直來直去的。
孩子缺乏人生經驗,他們的想法還很稚嫩,所有想法和心情都寫在臉上,加上沒有受到良好價值觀的熏陶,容易產生沖動的行為。
1、大人負面的榜樣。
一些大人本身脾氣就暴躁,遇到自己沒有能力解決的問題或者承擔的責任時,就大發雷霆,甚至遷怒于孩子。然后家長的這種行為模式被缺乏辨別能力的孩子效仿,也形成遇到問題、困難時就大發雷霆、狂躁不已的脾氣。
2、孩子因為受到挫敗而憤怒。
孩子的能力畢竟有限,有很多事情雖然他很想做,可是卻做不到。在他想做某件事,但是卻做不到的時候,他會覺得很難過;如他的想的事情,其它孩子都能做到,偏偏他做不到的話,他會覺得很挫敗,甚至還會覺得憤怒,他會通過發脾氣、哭鬧等,把他的憤怒情緒發泄出來。
3、“獨立”的愿望。
孩子想要自己處理一些事情,對于大人的包辦代替和一味對自己的控制開始感到反感,他想要“反抗”大人的控制,嘗試著自己一個人去解決問題。但是往往由于自身社會經驗不足,自身的能力不夠,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結果大部分都是弄巧成拙。當現實結果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時,他就會開始著急,于是便發脾氣。
4、孩子因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生氣。
很多時候,孩子發脾氣、哭鬧是因為現實與他所期待的情況出現了太大的差距。孩子的期待和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孩子沒有辦法接受。
若是孩子的行為習慣在小時候沒有被及時調整過來,孩子就會養成性格沖動的個性,一旦得不到支持就會難以接受,下面具體展開說說孩子無法控制情緒的壞處。
1、內心恐慌,失去安全感,變得退縮、封閉。
2、情緒越積越多,到了控制不住的那一刻,最終以父母不可預知的更具破壞力的方式爆發。
3、糾結在情緒之中,看不到其他,或者對其他事物失去興趣,妨礙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如好奇心削弱,對新鮮事物失去興趣,學習的熱情下降甚至完全消失,變得膽小、黏人、脾氣暴躁。
4、從父母身上學到同樣粗暴的處理情緒的辦法,對他人及自身情緒缺乏了解,無法敏銳地察覺他人感受,或漠視他人的感受,情緒感受力弱,情商低。
5、迫于壓力,在父母面前表現得很隱忍,試圖以此搏得父母歡心。一旦脫離父母,遇到合適的機會,則將負面情緒發泄到比自己弱小的對象身上。
6、壓抑自己情緒,習慣以“剛強”的假面具示人。當遭遇無法承受的挫折時,反而更缺乏韌性。
總之,家長做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多和孩子交流談心,多關心孩子的想法,用心用情感知孩子的情緒,教會孩子能夠正確接納和控制情緒,讓孩子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沖動和錯誤,從而糾正不良習慣。以上就是對于幫助孩子控制情緒的相關話題,謝謝閱讀!
上一篇:對于叛逆的孩子應該怎么管教
下一篇:哪里有調皮孩子管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