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有那么一段時間,孩子總是會和家長頂嘴,脾氣也是各種犟。如果這時候家長對孩子一頓打罵,顯然是適得其反的,對孩子成長也沒有任何益處。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孩子經常頂嘴怎么辦。
很多家長都會感覺棘手,孩子會出現叛逆、頂嘴之類的行為。其實大多都是因為家長的溺愛以及疏忽家庭教育導致的,家長要及時的意識到問題所在,去耐心引導。
1、使用冷處理。
有的孩子平常得不到家長們的關注,唯有和家長頂頂嘴、跳跳皮、打打架來引起家長的注意,對孩子而言,即使父母打他罵他,都比不管他要好。如果孩子的叛逆是為了吸引家長的關注,家長對孩子的逆反行為可不予注意,裝做沒看見。孩子的逆反行為達不到預期的結果,結果自會消失。
但是,做家長的也應該注意,孩子發生這種行為,也有可能是因為家長的忽視,他們情感上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因此家長在采用冷處理來矯正兒童的逆反行為時,還要滿足孩子對愛的渴望,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及時的給予贊美、鼓勵,多與孩子進行情感的交流,增加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
2、尊重孩子,制定規矩。
家長要尊重孩子,但不是遷就孩子,對他們寬松一些,但不是放任他們。在培養孩子習慣的過程中,家長可能會碰到一些反抗。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動怒,那樣于事無補,反而會使矛盾激化。
家長要認識到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常見的行為反應。當孩子不聽話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控制情緒,不要一味地批評孩子,也不要與孩子陷入無休止的爭論當中去。而要制定一些規則,用簡單而明確的語言冷靜而有威嚴地告訴他,什么是可以爭論的,什么時候爭論,以什么樣的方式爭論,什么樣的問題是不可以爭論的,如果違反規則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3、反其道而行之。
有些時候,利用孩子們的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反其道而行之,讓孩子去做他們很想做的事,那么他們可能就會放棄去做了。
例如,孩子回到家顧著看動畫不去上書法課,家長跟他們說:“今天我們就不去上書法課了,就看電視吧。”這時候孩子或者會立馬就拿起書包去上書法課了呢。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孩子成長中的必經階段。家長要體諒孩子的這種心理發展需要,尊重孩子,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這樣才會有和諧的親子關系。
父母對孩子的頂嘴行為總是很無奈,總想找一些好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對此家長需要耐心的去引導,找到正確的方法。
1、減少對孩子的溺愛舉動。
溺愛的壞處是所有家長都知道的,要想減少孩子的頂嘴現象,必須消除溺愛孩子的氛圍。全家要站在同一方向,假如孩子不聽話,而且頂嘴胡鬧很容易看出來,這時大家要注意不跟他說話,讓他感受到孤立,讓他承受這樣做的后果。如果他變得講道理聽話時,就要對他進行一些恰當的鼓勵。
2、給孩子一定的自由。
有些家長很喜歡控制孩子,幫孩子做好所有的決定,幫孩子鋪好以后的路。而這個時候孩子便會覺得自己的一切不由自己來決定,自己是被控制的,這會讓孩子感到強大的無力感和窒息感。哪里有控制,哪里就有反抗。
這時候,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多個可行性比較高的選項,讓孩子在這些選項中自己做決定,這樣家長既能為孩子前路有所考慮,也讓孩子覺得自己有一種決定自己的權力。
3、給孩子做個好的榜樣。
假如在孩子面前跟老人頂嘴,可想而知管教孩子的難度了。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溫和處事,不要心急,對長輩要尊重,這樣孩子聽從教導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家長們都覺得孩子長大了就好了,其實,長大了更難管了,她們不再是以前那個乖乖聽話的孩子了,會頂嘴了。因此家長要去覺察孩子的變化,找到問題根源,去慢慢的教育。
1、家長的過分寵愛。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但也有很多的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孩子“愛”的程度過了分,讓愛變成了溺愛,反而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大阻礙。當父母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項要求都言聽計從、想方設法予以滿足,便容易養成孩子“事事都以自我為中心”的不可取心理。因此,一旦自己的不妥言行受到父母的批評引導時,孩子便會出現叛逆的心理和逆反行為。
2、父母陪伴的缺失。
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長初期因為忙于生計,便很少能夠投入大量的時間用于對孩子的陪伴和關懷。然而,孩子的思維認知以及與父母之間良好的親子關系建立卻都離不開幼年期的每一個關鍵時刻。
倘若父母缺失了對孩子幼年時期高質量的陪伴,那么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和心理依賴都會大大降低。到了孩子長大的時候父母再想對孩子進行管教時,孩子的內心便會產生“憑什么”的不良認知,從而出現和父母頂嘴的叛逆言行。
面對孩子的頂嘴,家長是爭吵罵孩子一頓,還是打他們一頓,很明顯這些做法都是不明智的,這樣的做法只會加重孩子的叛逆,家長要掌握好恰當的方法對孩子引導。以上就是關于孩子經常頂嘴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