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在成長階段都有比較自私的心理,這樣的時候,就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了,家長可以積極的去幫助孩子克服自私的心理。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如何改變孩子自私的行為。
孩子的自私很多時候都是家長慣出來的,孩子從小在這種觀念下生活,難免會變得自私自利的,家長要積極的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耐心引導。
1、創造分享的家庭氛圍。
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合理滿足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如果孩子獨占喜愛的食物,家長就要把食物拿過來公平地分開,不能再放任不管。一開始,孩子可能會大哭大鬧或苦苦哀求,但家長絕不能讓步,一定要堅持到底。如果有一次妥協,孩子就知道下次有機可乘,所以,家長要有狠心、恒心和耐心及堅持到底的決心。
2、家長要做出好榜樣。
家庭教育中的百依百順、嬌寵溺愛,就是步入了誤區,并且,由溺愛培養起來的怠惰、自私、驕橫、無能的品格,必然影響到孩子的學校和社會生活。
父母自身應以身作則。有一則笑話,一對夫婦對兒子千般呵護,而對父母萬般挑剔,某一天,這對夫婦對父母的惡劣態度被兒子看到了,其子大聲叫喊,“我記住了。”,其父母問他記住了什么,其子說“我記住了你們怎樣對待祖父母,看我長大后怎樣收拾你們。”,父母啞然。可見身正影不斜是何等重要的。
3、培養良好的交往意識。
要讓孩子學會享受時應首先考慮長輩,就餐時,好菜要先挾給長輩吃,舒服的位置讓給長輩坐;別人為自己服務要表示感謝;別人不便時,應盡可能提供幫助,逐步體會到幫助、關心別人是愉快的。
此外,要鼓勵孩子多參加合作性的游戲活動,幫助孩子認識自私是不受人歡迎的行為,指導孩子在玩中感受尊重、幫助、謙讓別人的樂趣,并學會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情緒。
4、切莫把他置于只享受。
欲望是滋生自私的根由,欲望的無止境,自私便隨之而生。對兒童,家長切莫把他置于只享受,滿足欲望,而不履行義務的特殊地位,要讓他們懂得欲望的滿足和履行義務是同等重要,如有好吃的,不是獨自一個享用,而是主動與他人分享,在家務上,則常常想到自己應該幫父母干點什么。這樣,孩子才會養成尊重長者,關心別人的習慣,而不會事事只想到自己。
孩子的自私取決于父母的言傳身教,要想改變自私毛病,仍需父母的言傳身教,多幫助孩子改掉身上的壞毛病。
1、不要隨意滿足孩子的需求。給孩子買東西,一定要有所克制,不要隨意滿足孩子的無理需求,或者當孩子看到什么,家長就會毫不猶豫的給予,這樣會讓孩子對物質缺乏認識。
2、克制孩子的占有欲。如果孩子非常喜歡一樣東西,我們的想法往往是趕緊給孩子買一個,讓孩子玩,這樣的想法不對,越是喜歡的東西,可以不急于滿足孩子,讓他知道東西來之不易。
3、東西是可以借用的。有些東西我們可以不買給孩子,而是與別的小朋友或者家長借用,然后告訴孩子,這些東西用過了還是要還的,讓孩子的腦子里有分享的概念。
4、吃東西要合理分配。很多家長都習慣于將好吃的東西專門留給孩子吃,其實,這樣做往往是害了孩子,孩子心理并不一定不想和大家分享,只是家長沒有刻意去培養。
5、多和小朋友接觸。要給小孩子創造環境,多出去與別的小朋友接觸,通過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可以讓孩子了解到,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分享,讓孩子變得不再自私。
6、在班級擔任角色。如果小孩子平時比較自私,家長可以跟老師溝通,讓孩子擔任一些小角色,為班級的同學服務,這樣以來,能夠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7、加強正面引導教育。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對孩子進行一些正面的輔導和教育,通過講故事,讀書等方式,讓孩子充分了解到自私的壞處,從而改掉自私的壞毛病。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各種不良行為時,要學會理性的看待,耐心分析。
1、以自我為中心。
自私的人心中只有他自己,他從來都不會考慮別人,即使有時口頭上會替別人著想(這一點和虛偽的人類似),但真正涉及到個人利益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會做半點讓步的。
2、貪婪。
在極端個人主義思想影響下,自私的人私欲將會無限制的膨脹,最為突出的表現便是貪婪,貪婪的索取金錢、名利甚至做到斤斤計較,錙銖精算的地步。
3、冷酷。
自私的人是沒有感情可言的,即使和你假意產生感情,也是有著更加貪婪的目的。因此這類人不具有生活的熱情,心靈已被物質熔煉成鋼鐵一塊,在他們心中人與人之間沒有感情只有利益,于是他們習慣于用冷冰冰的利益關系來替代人與人之間純潔和善良的感情。
4、吝嗇。
由于對利益索取的極度貪婪,他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吝嗇的個性特征。不僅表現在金錢,同時也表現在感情上,你可能誤認為他們行為很節儉或是不太愛合群,但是這些都是表象,他們的實質是自私,因為他們從來不會為別人多花一分錢,包括自己在內,同時他們也不會多付出感情。
除非他們認為付出感情會獲取更大的利益,也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極不情愿地表露出自己的感情,但他們表達感情的方式卻又是那么做作和蒼白。
孩子自私是很正常的心理,家長要幫助孩子正確的引導,積極面對克服這種心理對孩子帶來的影響。以上就是關于如何改變孩子自私的行為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青春期的孩子自私任性怎么教育
下一篇:八歲孩子自私怎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