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情緒總是起伏很大,一點就燃,家長面對在大街上苦惱的孩子總是很無奈,又丟面子又不知所措,總是被“孩子”威脅著買這樣買那樣。家長甚至覺得自己的孩子一點也不理解自己,下面就來說說如何解決小孩子自私的問題。
可以說,絕大部分孩子之所以自私,是因為家長的過分寵溺。孩子會覺得反正家里是自己的天下,家人都圍著自己轉,有恃無恐。下面具體說說小孩子自私的原因。
1、過于遷就孩子
很多孩子之所以越長大越自私,是因為家長的過于偏袒和寵愛,孩子在家里作威作福,家里人都理解和包容孩子,想當然認為孩子長大自然會懂事。于是孩子就形成慣性思維,在家里可以橫行霸道,那么在外面也就可以我行我素,看到好看的玩具要買,不買就撒潑,有好吃的也不會與人分享。
2、孩子模仿
孩子很擅長于模仿,家長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不會不知不覺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甚至家長都不會發現孩子是跟自己學的。例如,有的媽媽買了水果零食會選擇藏起來,不愿意孝敬公公婆婆,小孩子自然也就見樣學樣,所有東西就會以自己的利益為重。
3、孩子過于以自我為中心
很多孩子會在待人接物時表現得很自私,好的零食和玩具不會與其他朋友分享,別人幫自己忙了也不會說聲謝謝,損害到別人的利益了,別人看是孩子會說沒關系,而孩子卻不會道歉。這是因為孩子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孩子覺得只要不是自己的事情就漠不關心,反正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還小,自私點也沒什么,說明自家的孩子聰明伶俐,實際上,家長面對孩子的自私更應該打起精神來。下面詳細說說小孩子自私的危害。
1、總是無禮傲慢
不知道細心的家長有沒有發現,孩子對待長輩總是表現得傲慢無禮,見到老師也不會主動打招呼,反而會假裝沒看見,昂首挺胸大步走過去。當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時,孩子表面是不禮貌,實則也是一種自私。孩子一旦自私成性,總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表現得冷漠無情,不懂感恩,只會關心自己的事。
2、變得孤獨沒有朋友
當孩子過于自私,孩子身邊肯定是缺乏要好的朋友的。家長們可以想一想,如果在學校,同桌的筆沒有墨了,孩子覺得沒有其他利益不想借筆給同桌,下次自己遇到困難,同桌肯定也不想幫助自己。孩子在生活中從來不會助人為樂,其他人都會覺得孩子是“自私鬼”,從而不愿意和自己的孩子玩耍交流,孩子就會變得孤獨無助。
3、事業不順
自古以來,成大事者都是不斤斤計較,有長遠謀劃的人。而自私的孩子長大后,看不見長遠的利益,只知道眼下的得失,領導會覺得下屬目光短淺,同事會覺得自私的人小肚雞腸,合作伙伴會覺得自私的人容易見利忘義,不再信任。這樣自私的人又怎么立足呢?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的小孩普遍能得到家里人的精心照顧,但是有的家長控制不好限度,物極必反,讓孩子養成自私的習慣。下面就詳細說說如何解決小孩子自私的問題。
1、家長言傳身教
想要教育好孩子,家長的作用是無法替代的。人本質上是一種學習型的動物,家長的引導極為關鍵。試想,一個總是樂于助人,善于幫助親戚、鄰居甚至陌生人的家長,他的孩子會不受到這些熏陶嗎?因此,只有孩子見得多了,孩子才會想,自己的父母都是如此善良友善,自己也應該向父母學習。
2、不偏袒孩子
父母不要總覺得孩子自私就是孩子的錯,也要學會自我反思,平時對孩子是不是過于偏袒?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總是縱容孩子的壞習慣,舍不得打罵甚至說教。實際上,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長幼秩序,做錯事了就得接受懲罰,讓孩子形成規矩意識。
3、教導孩子慷慨大方
有的孩子之所以表現得自私,是因為在孩子心里,孩子不知道這樣是錯的,或者孩子對于一些概念比較模糊,明辨不了是非,就按照最有利自己的選擇去做。其實,家長應該耐心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真正知道,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總之,孩子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家長不要過于心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耐心指正即可。愿天下的孩子和父母都能幸福美滿!以上就是如何解決小孩子自私的問題的相關話題,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