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一方面要了解孩子,另一方面也要把自己的期望傳達給孩子,雙方的想法能不斷地交融,達成共識。等到孩子確定了目標,就可以讓學習由被動變為勉強。下面為大家解答初三厭學怎么辦這個話題吧。
1、應該求助老師,實事求是把真實的情況告訴老師,讓老師做孩子的思想工作,相信老師會邦助你和孩子的,而且會有成效,要相信老師,相信學校,因為九年義務教育是列入法律,不想學這是違法,家長是要問責的。
2、孰輕孰重,要引起重視,不能掉以輕心。其次,要耐心教育孩子,告訴她,人生的道路很漫長,初中畢業是人生的起點,倘若你在起點上就落后了,那以后會走得很艱難,因為你連最起碼的教育都沒學完,在說得直白點就是文盲。
3、孩子沒有任何清楚的未來努力目標。感覺馬上畢業了,可算可以再不學習了。至于未來自己應該做什么,不知道,沒目標。也不想思考這些。混一天算一天,反正學校老師也都私下默許,中考一定會讓大家都順利畢業的。能混到畢業就完事大吉。那自然就沒有學校的動力和行為了。
1、孩子已經對知識拉下很多,初三的學習內容,基本對孩子都是不會,都是困難重重,那么孩子每天面對學習的內容都是挫敗,都是不會的,必然產生抵觸和厭煩。這是正常人的心理正常反應呀。看不懂,不會的題,自然就會不學,自暴自棄。
2、孩子升入初三,潛意識中都會有緊張的感覺,有的孩子很快調整,適應;有的孩子開始感覺跟不上,不知所措;
有的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希望了,開始破罐破摔。但是作為家長,我們想想,求學是多么漫長的路,上完初中三年后,還有高中三年,大學3、4年,這么長的時間,期間某個階段出現波動也是正常,有誰能十幾年如一日的去做一件事呢?
3、把自己的眼光放的遠一些,問問孩子以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想做什么樣的事。加以引導,跟孩子談明,進的了理想的高中會怎樣,進不了會怎樣。即使進不了了還能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如何實現?
其實有時候,不只是孩子,就是我們這些成年人也是看得見的目標,摸得著的方向,做起來才更有力量。以上內容就是初三厭學怎么辦話題,謝謝您的閱讀。
上一篇:初三厭學有什么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