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可能會有這樣一個困惑:孩子幾次考試沒考好后,就對學習失去興趣,上課不再認真聽講,下課也不再專心寫作業,甚至還念叨著不想上學了。而這個現象其實在孩子中學階段經常發生,心智還未成熟的孩子在經歷幾次考試失敗后,就會對學習產生挫敗感,產生厭學的情緒。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中學生厭學怎么解決,一起來看看吧。
面對孩子說不想上學情況,有些家長會選擇責罵、打孩子,武力逼迫孩子回去上學;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只是開玩笑不當一回事;有些家長聽后非常失望,會跟孩子哭訴,仿佛天塌了,引起孩子的愧疚······其實這些方法其實都存在很大的隱患,并沒有根治問題。下面我們就來細談解決中學生厭學的有效方法,大家可以借鑒。
1、傳授正確的學習觀
許多孩子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就對孩子失去興趣,這說明孩子的學習觀出現了問題。家長要向孩子傳授正確的學習觀,學習最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從而讓孩子不要過度在意成績,而是去獲得學習的樂趣。
2、增強學習興趣
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學習目標,當孩子成功達到后,就給孩子物質獎勵,比如滿足孩子的心愿等,幫助孩子重拾對學習的興趣,激勵孩子繼續學習。
3、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
許多孩子在經歷學習挫敗后,就會對學習產生厭倦感。這個時候家長不妨幫助孩子去分析原因,看是因為對知識點掌握不了解,還是不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等,并根據原因對癥下藥。
在看到孩子厭學后,許多家長想盡辦法希望能夠讓孩子懸崖勒馬,重新回歸學習。但是事情不如人意,那些方法效果甚微甚至還加深了孩子厭學的程度,讓事情變得更糟。其實在這樣的情形下,家長不如去分析孩子厭學的心理,找到癥結所在。
1、看不到希望
這一類的孩子內心非常不自信,不了解自己的優勢所在,在經歷幾次不理想的學習成績后,就變得很失落、自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質疑,對學習絕望。
2、不知道為何學習
很多學習成績好的孩子非常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并朝著這一目標而努力拼搏,最終夢想成真。然而也有很多孩子對學習是很迷茫的,不知道自己為何學,使得對學習的興趣日漸降低,直至產生厭學情緒。
3、不會學習
有些學生其實非常刻苦努力,但學習成績就是不理想。歸其原因就是這些孩子不懂得學習的方法,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做了“無用功”,獲得了更大的挫敗感,進而覺得學習沒有意義,心生厭學心理。
很多家長之所以對那些厭學的孩子束手無策,關鍵就是家長對于孩子厭學的認識不夠,了解很片面,想不出根治的方法。下面我們就來細談如何正確認識中學生厭學,便于大家可以思考出合適的方法有效解決問題。
1、消極的心理暗示
“厭學”本身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它讓孩子相信自己就是一個討厭學習的人,會消磨學習的熱情,對學習徹底失去興趣。
2、學習上的挫敗感
其實沒有孩子是天生就會厭學的,往往是因為在學習上受到了很多挫折,自己的努力沒有好結果,沒有獲得成就感,對學習產生懷疑,害怕失敗。
3、缺乏信念感
有厭學情緒的孩子其實對學習是缺乏信念感的,不相信一番耕耘一分收獲,不相信自己可以學好不擅長的科目等,總是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努力后也不會有好結果等。
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其實也說明家長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家長需要去保持冷靜,改進教育方式,運用正確、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孩子走出厭學的困境,重燃對學習的熱情,以上就是中學生厭學怎么解決的內容,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