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其實并非個例,早已成為無數家長共同關注的一個話題,許多家長拿它沒有辦法,軟硬兼施就是沒有效果,讓人很是頭疼。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厭學怎么矯正,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當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后,家長如果不能及時消除它,協助孩子走出厭學的誤區,就會讓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徹底誤入歧途,最后走上一條不歸路。因此到底孩子厭學怎么矯正,家長們不妨接著往下看。
1、培養學習興趣
家長需要去營造一個學習氛圍濃厚的環境,讓孩子去參加一些有趣的學習活動,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品嘗到學習的成就感,從而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2、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在對待厭學的孩子時,家長不妨考慮孩子的真實情況,去給孩子量身定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引導孩子一步一步去實現,并在孩子取得進步時,不吝嗇鼓勵和贊美,讓孩子得以有信心堅持下去。
3、及時端正學習態度
學習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都是很枯燥乏味的,極易產生厭倦的心理。但是在發現孩子存在厭學的情緒后,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去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不能任由其繼續發展,需要去激發自己的學習欲望和動力,重燃對學習熱情。
厭學其實是孩子不愛學習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家長需要去分析更深層次的原因,以便可以徹底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而根據我們多年的研究,發現主要又以下幾個因素會導致孩子厭學。
1、未收獲成就感
許多孩子之所以會厭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感,而是很多批評與指責。畢竟人只有在受到激勵,獲得成就感,得到一些正向反饋的情形下才會對一件事情充滿斗志,更不用說孩子了。
2、缺乏學習目標
不少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確立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一直都是父母督促著學習,為努力實現父母的期望而學習,喪失了對學習的內驅動力,導致極易引起對學習的厭倦。
3、逆反心理
不少家長在發現孩子成績不佳時,會嚴厲打罵孩子,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簽。而這些對孩子的否定與批評,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干脆破罐子破摔,徹底無心學習,甚至產生厭學的心理。
孩子的厭學情況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往往會經歷一段時間。而家長需要多去關注孩子平時的表現,發現孩子厭學的初期特征,及時扼制孩子厭學程度的加深。
1、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當老師向家長反映自己孩子上課容易走神,課堂上打瞌睡、開小差等情況時,家長需要予以重視,因為這些都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體現,更是孩子厭學的初期征兆。
2、不主動學習
當家長要求孩子去預習文本,提前背誦一些課文時,孩子一副不耐煩的表情,甚至揚言“老師沒有要求,不需要去做”時,家長也要保持警惕,這些不主動學習的行為其實也是孩子厭學的一大表現。
3、寫作業不認真
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忽然之間對作業很敷衍、寫作業時總是會三心二意,玩一會、吃一會兒再寫,字跡也是潦草不清晰,而這其實也是孩子厭學的初期表現,家長們要注意了。
總之面對孩子的厭學問題,家長需要予以重視,多跟孩子交流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去引導孩子消除厭學情緒,恢復對學習的積極性,重新熱愛學習,成為更優秀的人。以上就是孩子厭學怎么矯正的內容,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