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業問題伴隨著孩子成長的大部分時光,很多家長都為孩子的學習而感到頭疼不已,孩子的厭學問題讓不少父母都不知所措。那么,新起點專門教育學校,一所孩子封閉式教育學校就來談談如果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的相關話題。
家長面對孩子的厭學問題,不應該一味指責孩子的不求上進,而是應該和孩子站在統一戰線,幫助孩子一起面對厭學問題。
1、減輕孩子學業負擔
家長不能為了讓孩子能夠有所成就,就一直逼迫孩子,明明孩子能力有限,家長也要孩子拼命學習,這在孩子看來,成績好家長就高興,成績不好家長就不悅,家長的愛變得有條件,這會直接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他們學習的目的性過強,這是不利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的。因此,家長要適當減輕孩子的學業負擔,多鼓勵和陪伴孩子,讓孩子能夠輕松一些,反而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2、培養學習興趣
家長可以和孩子的特長結合,幫助孩子培養有益身心的興趣愛好,愛好由孩子來選擇,家長來支持,很多事實表明,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一般都比較好。這是因為孩子能夠從愛好當中獲得成就感,孩子獲得源源不斷的正向反饋,就能做好每一件事。所以,家長的表揚和鼓勵能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3、尊重理解孩子
關于尊重理解孩子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這就需要家長傾注更多的精力在孩子身上,不能隨意批評指責孩子,要懂得發掘孩子身上的長處,多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選擇權。
孩子之所以產生厭學情緒,很多時候都是父母的過分壓迫,孩子在重重壓力之下踹不過氣來,下面就詳細聊聊孩子厭學的主要原因。
1、父母過分焦慮
有的家長生怕孩子落下功課,恨不得搬個小凳子坐在孩子旁邊,監督著孩子的一舉一動,總是關心孩子的排名和分數,而不是在意孩子在學校過得好不好,快不快樂,有沒有煩心事。父母的注重結果讓孩子小小年紀就充滿競爭感和焦慮感。
2、孩子自我質疑
很多的孩子在社會的大背景下,越來越感受到學習過程的痛苦和無趣,他們感覺自己都是家長學習的工具,容易變得悲觀抑郁。特別是對于一些在學習上已經用盡全力,卻遭受一次次的挫折和失敗的孩子,他們很容易變得一蹶不振,充滿挫敗感。
3、缺失家庭關愛
事實上,家庭氛圍和父母關系這些都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的思想和成長。孩子在忽冷忽熱的環境當中缺乏安全感,他們性格膽小自卑,根本無心學習。
孩子厭學后,不想去學校上學,對于學習和寫作業根本提不起興趣來,他們內心也很焦慮,學習令他們痛苦不堪。下面就來說說孩子厭學的主要表現。
1、為失敗找理由
孩子厭學后,他們不想讓家長發現他們這一面。當拿到成績不好的卷子時,他們會先想好考得不好的原因,例如:老師閱卷不公平,試卷太難,狀態不好等。
2、自我貶低
孩子厭學后,他們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認為自己天生不適合學習,不會去歸因于學習方法和努力程度,而是覺得運氣不好,自己不行。
3、用比較尋找安慰
孩子還會從比較當中來尋求安慰,其他的同學也考得不怎么樣,自己也不是最差的,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總之,家長應該先要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讓孩子明確讀書的意義,確立清晰的學習目標,可以適當放松身心,慢慢調整狀態,自然就會度過這段特殊時期。以上就是孩子封閉式教育學校對于孩子厭學相關話題的看法,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