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是學習的黃金年齡階段,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孩子會出現厭學心理,逃避作業,心理壓力重重,學業于他們而言是巨大的心理負擔。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教育厭學學校就來談談幫助孩子改善厭學情緒的一點方法,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厭學后會對學校和學習都產生厭惡感,甚至非常痛苦,那么,這時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呢、下面就具體談談青少年厭學如何教育。
1、查明孩子厭學原因
不同的孩子厭學原因不盡相同,但是孩子表現出來的都是不愿去學校,所以家長需要查明孩子厭學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家長可以在恰當的時機找到孩子談心,注重對孩子的開導,不要嚇??謬樅⒆?,而是要通過溫柔堅定的語言獲取孩子的信任,循循善誘,深入溝通,讓孩子能夠吐露心聲。
2、培養興趣和動力
家長需要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孩子能夠發掘自身優勢,家長這時要善于做孩子的引導者,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讓孩子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制定合適的學習計劃,端正學習態度,也要盡可能滿足孩子的基本需要,但是當孩子表現不好時,家長也需要有適當的批評,把握好教育的度,讓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
3、共情理解孩子
家長不要先入為主,總覺得孩子光讀書就應該名列前茅,也要理解孩子周遭的競爭壓力,他們還很年幼,并不會像家長一樣看待問題,所以家長要學會共情理解孩子,明白他們的壓力和不易,多說一些理解孩子的話,不要一開口總是聊學習,而是多聊聊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保持充分的溝通。
青少年之所以厭學,有的是因為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有的則是孩子自身心態不好,或者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下面就從三個方面來聊聊青少年厭學的原因。
1、孩子能力有限
孩子之所以對學習這件事垂頭喪氣,是因為他們“學不會”,也就是無從下手,基礎能力比較薄弱,在不會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跟不上學習進度。
2、孩子心態不好
孩子內心比較自卑,過于看重別人的看法,不敢輕易表達自己的意見,考前十分焦急,過分看重成績的分數,讓自己寢食難安。
3、外界環境影響
孩子突然的轉學或升學讓孩子進入到新環境,他們對未知的恐懼和焦慮讓他們不知所措,需要時間適應,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家庭關系不和諧等。
青少年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能夠給未來奠定基礎,但是孩子出現厭學后,不但耽誤學習,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有影響,下面就說說青少年厭學的心理特征。
1、缺乏安全感
孩子從小就缺乏安全感,為自己的發展充滿焦慮,忍不住不斷地比較,難以承受學習上的失敗,將學習當成一件痛苦而煎熬的事。
2、負面情緒嚴重
厭學孩子對自己的評價較低,覺得自己什么都不配,總喜歡自我貶低,抬高別人,悲傷失落的負面情緒常常環繞他們。
3、無法獲得滿足感
孩子在學習這件事上找不到意義感,他們不知道學習究竟為了什么,只覺得索然無味,自己疲于應付。
總而言之,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要穩住心態,自我反思教育方式,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去感受他們的心理壓力,及時提供引導,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困境。以上就是對于孩子厭學話題的一點見解,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