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家長咨詢,孩子出現厭學情緒該如何處理?家長苦口婆心勸說,甚至威逼利誘,孩子過了幾天還是恢復原樣,對于學習始終提不起興趣來,但是孩子在這個年紀不好好學習,將來又能做什么呢?其實引導孩子的厭學問題是需要講究方法的,下面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一所孩子厭學的學校就來具體談談。
功夫在平時,若是家長經常和孩子建立溝通,當孩子不喜歡學習,出現厭學的苗頭時,家長就能正確引導孩子,下面說說孩子厭學如何教育。
1、課業壓力增大
踏入初中,孩子的學習壓力變大,所學科目更多更難,很多小學時成績還不錯的孩子,到了初中成績可能會有一些波動,孩子在學習中受到挫折就難免會產生厭惡情緒,怎么努力都學不好,看到考試成績就傷心,是很多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常見原因。
2、父母的期望過高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父母的期望。孩子一旦考不好就無法對父母交代,而這種愧對父母的情緒只會讓孩子陷入更加低效的學習,情緒不好,學不進去,更加考不好,于是習得性無助,干脆對學習敬而遠之。
3、缺乏學習動機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習慣用物質獎勵來激勵孩子的好好學習,這就導致孩子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外部,而不是內在的自驅力。沒有自驅力和對學習本身的興趣,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東西吸引,比如手機游戲。
4、家庭成員之間長期缺乏情感互動
在青春期遭遇家庭變故,比如父母離異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學習本身很枯燥,青春期的孩子各項情感需求都在增長,家庭成員之間長期缺乏互動就會導致孩子的情緒訴求有了缺口。
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后,他們常常情緒低落,對外在事物提不起興趣,看到學習就頭疼,下面具體聊聊孩子厭學的表現。
1、輕度厭學:
主要表現為不喜歡學習,對學習有抵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下不完成作業、抄作業或者應付作業等,輕度厭學,主要表現在思想上的抵觸。
2、中度厭學:
將思想上的抵觸,付諸行動,出現上課不聽講,經常出現遲到甚至曠課等違紀現象,人際關系也會隨之出現問題,不再是尊重師長,團結同學的好學生了。
3、高度厭學:
有思想和行動,發展到了心理問題,對學習充滿了恐懼,心理上十分自卑,不愿再回到學校,不敢面對老師和同學,這類學生往往會休學或者退學。
厭學在有些父母看來沒什么大不了,甚至認為是孩子矯情,其實孩子內心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下面說說孩子厭學的原因。
1、孩子的生理原因:
孩子生病、女孩的例假等等都可能是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但這時不是表現為對整個學習過程的厭倦。大多是暫時的或者周期性的,只要稍加關懷、體貼、指導,厭學情緒就會減輕或消失。
2、伙伴關系不良:
伙伴關系不良是導致孩子心情緊張、害怕學校進而引起厭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有時是暫時的,有時則轉為成長時間的壓力與緊張。因此,要教會孩子處理好同學關系,與同學真誠相處。只要真誠相處,關系就會好,否則勢必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
3、教師的因素:
老師的教學方法不當、態度粗暴、處理事情不公正等都會導致孩子厭學,但這種厭學是具有學科特點的,不具有整體性,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找出原因,正確對待。
4、教學內容太難:
要求太嚴、太高或太松,都可能導致厭學。要求太高,孩子一時達不到,會失去興趣;沒有要求時,孩子又會轉移注意力,不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也導致厭學。
總之,家長對于厭學的孩子,應該先帶孩子好好放松一下,幫助孩子一起分析,尋找厭學的原因,再幫助孩子樹立學習信念,找尋正確且合適的學習方法,重塑對學習的自信心。以上即是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對于孩子厭學的一點看法,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