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家長面對孩子的厭學問題不用過于焦慮,更不能訓斥打罵孩子,需要耐心地跟孩子交流,降低對孩子的高標準嚴要求,讓孩子能夠重新樹立對學習的自信心。接下來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就來具體說說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的一點建議,一起來看看吧。
家長在平時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學習壓力,需要減輕孩子的精神負擔,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下面說說14歲孩子厭學怎么教育。
1、以身作則
希望孩子愛學習,家長要率先垂范,做一個終身學習的人。從事文化類工作的人,可以陪孩子讀書;從事其它行業的人,同樣可以業余時間加強理論的學習。學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不斷進取的精神影響孩子。如果家長能做到這一點,不但對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自己也受益終生。
2、平等對話
學習中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孩子退卻的時候,如何與之溝通,家長的姿態很重要。逼迫或是平等對話,效果完全不一樣。前者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從而對學習更感到厭煩。而后者孩子感受到尊重,會嘗試著與家長一起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3、發展孩子多方面的興趣
父母只要做有心人,為孩子們提供一些條件,準備一些簡單的器具,多給孩子講講自己的見聞,多與孩子一起玩,孩子多種學習興趣就會逐漸培養起來。
4、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
作為家長在平時就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學習對自己和對家庭的重要意義,給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作用。同時要引導他們明確自身今后的發展方向。在確定了目標之后就要認真地去實現它,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保持積極心態,從而減少了厭學現象。
孩子會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厭學,學習方法不當、孩子精神壓力過大,自身學習動力及興趣不足都會導致孩子厭學,下面說說14歲孩子厭學的根源。
1、叛逆期來臨,中學生他覺得自己也是個大人了,長輩,老師的話不再具有吸引力,更有甚者他們專門與父母,老師唱反調。如果老師與家長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去對待他們,會加劇這種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的惡化,最終會影響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2、社會環境外部吸引力大于學校的吸引力。他們容易被一些學校外部的新奇的東西吸引走,很多中學生家長頭疼孩子上網吧和孩子玩手機,因為這些外界誘惑很容易奪走了孩子的學習熱情。
3、對學習沒有興趣,缺乏長期的動力。這些學生中大多數學習成績不佳,并且對學習感到厭煩,被動學習只是在處理學習任務方面很差。
孩子一旦出現厭學情緒,他們就會難以集中注意力,非常抗拒與學習的相關活動,下面就來說說14歲孩子厭學的表現。
1、心理素質不佳
有一些孩子,其實他們學習成績并不差,只是他們總是感覺自己隨時就會退步,隨時就會被其他孩子追趕而上,所以到了復習的時候,他們總是心神不寧,導致自己出現了厭學的情緒。其實會有這種情況出現,是因為孩子不夠相信自己,還有一點就是孩子可能基礎知識并不很牢固,另外就是好勝心太強。
2、失敗的合理化
一些孩子經常把他們在學習上的錯誤和不足歸咎于對自己的不合理要求。比如我不應該考那么多分。我不應該讓我做這樣的問題,等等。這樣我在面對自己的失敗時會很理智,不會有負罪感。學習挫折之后,孩子會覺得很壓抑。認為自己不適合學習,覺得自己智商不夠,而不是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感覺學不好很自然。
3、孩子愛推脫責任
厭學這類的孩子常常把簡單的失敗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分析學習成績不良的原因,檢查自我,吸取教訓。孩子們常常把考試成績不好歸于老師講課沒有講清楚,老師把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師閱卷不公平等原因。其實孩子們的心里對失敗的原因很清楚,只是不敢去正視自己的不足,用這種方式來掩蓋自己的責任。
4、對上學熱度開始下降
孩子剛開始上學的時候是非常興奮的,因為能夠認識到新的朋友,新的老師,學習新的知識。孩子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孩子就會很興奮,愿意跟家長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但是如果發現孩子對于新環境不是很興奮,也不跟家長討論新的老師新的同學的時候,那么孩子就是有了厭學的前兆,對于學習不是很在意了。
總之,生活中有過多的家長對孩子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給孩子難以承受的學習壓力,這樣的方式并不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所以家長應該對孩子的期待和要求符合實際,幫助孩子重拾學習信心。以上就是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對于孩子厭學話題的相關看法,謝謝閱讀!
上一篇:家長該如何應對孩子厭學
下一篇:14歲孩子厭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