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階段,除了身體的變化,心理上最大的變化,莫過于自我意識的改變,斯普蘭卡稱青少年是“第二次誕生”。在此時,孩子容易出現暴躁易怒心理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此,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提醒廣大家長自我認同是青少年時期主要的發展任務,幫助孩子培養自我認同可以這樣做:
1.體驗自尊。積極的自尊感是自我認同的核心;孩子的自尊體驗與安全感、歸屬感和勝任感等緊密相連。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從客觀角度看問題,聯系實際給予自己一個正確的評價。第二,忘掉自尊,忘掉自卑,不要給自己貼上一個低自尊或自卑的標簽。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自我提升和自我控制上來。慢慢自己會變得越來越優秀,更加靠近那個令自己滿意的自己。
2.培養孩子積極的人生態度。陪伴是父母向孩子表達愛的最直接的一種方式。父母有充足的陪伴時間,才會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認真和耐心去面對這些問題,讓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父母關注。有的孩子或許天生就容易擔憂、緊張和消極,例如孩子因為遭遇挫折而哭泣的時候,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停止哭泣,不能表現出軟弱,孩子就會把心中的悲傷積聚起來,久而久之,反而會造成孩子的消極心理,不利于樂觀心態的培養。
3.幫助學生客觀評價自我,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提醒孩子眼中要有他人,學會欣賞別人的長處和優點,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悅納自己的同時悅納他人。
4.規劃美好人生。孩子如果自己有正向的情感體驗,喜歡自己、欣賞自己;對自己的現在和未來有信心;表里如一,很少有雙重人格,其人生也將更加有規劃、更美好。
心理學家戴維·埃爾金德說:“孩子們最需要知道的是,他們對父母很重要,永遠都被愛圍繞。”新起點教育專門學校提醒您:在孩子暴躁易怒心里抑郁時父母應給予孩子充足的愛和陪伴,幫助孩子克服不良性格。感謝您的閱讀!
上一篇:暫無
下一篇:孩子脾氣暴躁易怒抑郁